阅读历史 |

1上京(2 / 2)

加入书签

镖户从怀里掏出封信:“这可是他的亲笔来信,约我们上京叙叙旧情。”

水匪接了过去,在灯光下辨认着,虽认不得几个字,信尾的印章是艘大船,上有“义薄云天”的记号,千真万确做不了假。他俩脸色立刻变了,踌躇了半刻,才不情不愿地拱手:“我们兄弟招子不亮,莫怪罪。”

镖户松了口气,笑道:“都是误会。”他又掏出些散碎银两,还有一串铜钱,笑眯眯地递到水匪手上,“小意思,不成敬意,给兄弟们打点酒喝。”

水匪掂了掂分量,脸色略好了些,客气几句。几个人走近船舷,早有一艘小舢板守在旁边,等着上头的信号接应。

水匪们一个接一个跳了下去,为首的在后面压阵,刚拱了拱手,镖户伸手做了个拿来的手势:“酒壶……请赐还。”

这群水匪跟了他们的船已是两天两夜,原指望今晚发一笔小财。此刻放他们脱身,前方便是京师水域,再动不得了。盘算落空,心中不由得带了三分气,脱手时便使了暗劲,酒壶斜斜地直撞过去,又急又快。老镖户并没后退,袖子轻轻一拂,就将壶上的劲道尽数卸掉,用手稳稳接住了,笑道:“多谢赐还。合吾。”

水匪看他露了这一手,知道占不了便宜,无奈之下叫了一声“后会有期”,这才跳入舢板,须臾已在几丈开外。

少年看着船和人在黑暗中再瞧不见了,抱着胳膊笑道:“爹,这又是一拨,镖银还没挣到手,路上散财童子一样,买路钱都花干净了。”

老镖户虎着脸道:“从来没有一天省心过。”

“都怪这世道不太平……”少年伸手盘算,“见人就给,一次二两起步,这趟下来说不定真要倒贴。”

“我说的是你,傻子。”老镖户脸上全是无奈,“你功夫到不到家自己知道,贸然跟人动家伙,说不准就要搭上条命。走镖这一行靠什么吃饭的,给我背一遍。”

“人面情面场面,能动嘴咱们就不动手。”少年乖巧地立在他跟前,小声念叨。“爹,又拿这封信来唬人。”

镖户将信仔细收在怀里,摇头叹气,“唬什么人,信可是十足真金。”

他将酒壶拧紧了,仍放在船夫旁边,“凤君,此一时彼一时。当年何家也是寻常镖户,咱们与人交好。今非昔比,你自己心里有点成算。”

原来这少年是女扮男装,父女俩一起保镖上京城,父亲名叫林东华,女儿叫林凤君。商船从济州出发,已经走了二十多天,离京城已然不远。

少年笑道:“爹,你别想太多。上个月师兄还有信来,问长问短,还问您身体好不好。我看他们家不是嫌贫爱富的人……”

这句话与前几句话不同,竟有些娇柔婉转的意思,林东华是个观察细微的人,内心止不住叹气,“师兄哪里是你能称呼的,以后少提,省得叫人笑话。江湖上拜师是最大的事,三拜九叩,中人保人一样少不得。我不过教了他两招,他正经师父是金刀刘家。”

少年张了张口,便不做声了。过了一会儿,闷闷地说道:“那以后就叫何……大哥。”

林东华见她有点丧气,便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层层剥开,浓重的香味跟着向上窜,竟是极好的卤牛肉。凤君轻轻地欢呼一声,父女两个人在甲板上坐下来大快朵颐。

牛肉卤得软烂鲜香,不焦不柴,林凤君吃得畅快万分。夜风吹动她的头发,露出额头上几星汗珠。林东华见女儿神态一派天真,心中暗暗有些酸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