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章 夸夸其谈(1 / 2)

加入书签

周墨走到人群中央,不卑不亢喊话:“大家都静一静,听我说两句!”

“你谁啊?”

一双双眼睛,在周墨身上来回打量,目光充满敌意。

“我叫周墨,是县委政研室副主任。”

“哟!真看不出来,这小子还是个领导呢!”

“这次又要给我们画什么大饼?不能一次性画完吗?”

面对冷嘲热讽,周墨毫不在意。

“按照《国有企业困难职工临时救助办法》第三条规定,企业连续欠薪超三个月,职工可凭工会证明向指定信用社申请应急贷款,额度为三个月基本工资,由财政贴息。"

“大家找厂工会盖好章,现在就能去银行领三个月工资应急!”

此话一出,众人半信半疑。

“真的假的?你不会又糊弄我们吧?”

“我看是他们的缓兵之计罢了,不然来了那么多领导,怎么没一个知道的?”

面对质疑,周墨直接拿出**复印件,传给大家看。

“俞厂长,这是真的假的?国家真有这种规定吗?”

大部分人文化程度有限,只能询问俞宏云的意见。

俞宏云翻看一遍,顿时眼前一亮,“应该是真的,只不过咱们一直不知道,白白错过了救济政策。”

政策是真的,全场一片哗然!

众人调转枪口,纷纷讽刺江德林。

“原来国家早有政策,你一个政研室主任居然不知道?干什么吃的!”

“就是啊,看看人家周副主任,年纪轻轻,政策烂熟于心,不行你俩换换位置吧。”

本以为周墨是水货,没想到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竟然还有后手!

江德林又羞又恼,强词夺理质问:"政策是政策,能不能落实是两码事,咱们县财政那么紧张,哪来的钱贴息?"

周墨解释说:"来之前我咨询过,县劳动局设有2000万应急资金池,棉纺厂历年缴纳的失业保险金余额还有3000多万,贴息绰绰有余。"

江德林反驳:“就算财政有钱贴息,咱们县的银行也不一定贯彻执行。”

周墨当场拨打银行电话确认政策情况,并打开了免提。

银行客服说:"今年全市已有十几家企业办了,你们早该来申请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