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3抢手(2 / 2)

加入书签

蛤蜊油不贵,像闻慈这种大的才一毛多,个头小的才几分钱。

很多同学都会用这种蛤蜊油,尤其冬天,可以代替雪花膏,一回来,冻得哆哆嗦嗦的许多人都开始往手上抹蛤蜊油,还有几个保暖不够的同学,甚至在抹冻伤膏。

范老师最后进班级,也是打了两个冷战,才拉下围巾说话。

东北的冬天黑得早,才四点半,天就黑得透透的了。

今天学工回来比平常迟了一些,范老师也不废话,简单说了几句,就布置了今天的作业,赶在五点打放学铃之前,让大家收拾好书包,尽快回家。

连陈小满和闻慈也不在放学后闲逛了,告了别,就赶紧飞奔回家。

闻慈穿着黑色长棉袄,微微低头,把脸埋在围巾里,感觉羊毛线被哈气蒸得湿漉漉的。

一回到家她就开始烧火,她还是不大会烧这种土灶,十月的时候托孙笑言帮忙弄了个煤炉子,秋天一直用煤炉子做饭,但到了冬天,不得不重新学用土灶。

外间的火灶连着里间的炕,一烧起来,炕就热了,整个屋子都暖融融的。

要是不烧,整个屋子冷得跟冰窖一样。

引火的时候不得不摘下手套,触碰着冰冷冷的木头,闻慈心里叹气。

橙红的火苗小小一簇,在碎木屑上面越烧越大,转眼就烧到了底下的柴火,闻慈看火点起来了,赶紧往里面塞了几根不粗不细的柴火,这才准备做饭。

东北的冬天蔬菜匮乏得要命,除了白菜就是萝卜,哦,还有酸菜。

闻慈当然不会腌酸菜,她家里现在的一坛子酸菜,是孙大娘热情地帮她腌上的。

本来家里还剩二十斤白菜,这是用街道发的冬储白菜票买的,孙大娘的意思是把剩下的都腌成酸菜,毕竟他们城里没有地窖,要是等过几个月才吃的时候,就该放坏了。

闻慈答应着,但等孙大娘走了,还是只腌了一半。

新鲜的白菜终于吃得差不多,闻慈觉得自己都变成白菜味儿了。

她从坛子里夹了一颗腌到浅黄色的白菜,闻了闻,酸味扑鼻,特别上头,她切了四分之一,准备做一顿酸菜炖大骨,至于肉骨头,自然是放在院子里冻着的。

闻慈用【马良的五彩笔】画的肉,一画就是半扇排骨,冻在外面,就是天然冰箱。

闻慈从箱子里捞出几块肉骨头,是肋排边缘的那个部位,长得不匀称,正适合炖酸菜。

一块酸菜,几块骨头,要是别人家看了,指定说闻慈这一顿太浪费,烧了这么多柴火,却只做了这点够一顿吃的,但闻慈不爱吃剩菜,这样刚好。

她炖上酸菜骨头,在上面放了竹屉子,又放上一个前几天做的冻馒头加热。

等锅里的香气越来越浓,闻慈就美滋滋吃了起来。

她这几个月食量很大,个子也窜得很快,她原来在三班算是女生里矮的,现在却窜了好几厘米,一下子到了女生里的平均水平,但她觉得自己还能再长一长。

其实她现在还不到17岁呢,怎么着也能再长两年的。

闻慈把肉骨头啃得干干净净,这是她现在节俭的好习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