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2询问苏鹤霖(1 / 2)

加入书签

这日授课时,姜清芷正埋首做着笔记,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先生苏鹤霖虽是举人,定有着考秀才的经验,这对一心钻研科考的自己来说,无疑是绝佳的请教对象。想到此处,她搁下毛笔,抬眼望向正在讲学的苏鹤霖。

待先生话语稍歇,姜清芷微微欠身,恭敬开口:“先生,学生心中有惑,想冒昧请教,您知晓科考具体都考些什么内容吗?”

她眼神中满是求知的渴望,双手不自觉地交握,静静等待着先生的回答。

苏鹤霖有点诧异的问到:“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了?”

姜清芷回答道:“我听闻科考还有三个月,所以好奇想了解下。”

苏鹤霖微笑着说道:“这科考内容嘛,主要有四书五经。考生需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以及《诗》《书》《礼》《易》《春秋》等经典著作烂熟于心,要能阐释其中的义理。”

停顿了一下,他接着说:“还有策论,就是让考生针对当下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种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很考验考生对时事的了解和分析能力。”

“另外,”苏鹤霖补充道,“还有诗赋,要求考生能依韵赋诗,考察文学才华和创作能力。书法也很重要,答卷的字体要工整、美观,一笔好字能给考官留下好印象。”

苏鹤霖放下手中的戒尺,踱步到窗边:“科考制度如同参天大树。先说这考试层级,从乡试、会试、殿试,层层筛选取士。”

“秀才每年一次,考中秀才即可免除徭役。”他转身用戒尺在案几上划出三横,

“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考中者为举人,便有了做官资格。最关键的是会试,各省举人汇聚京城,考中者方能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

“殿试?”姜清芷眼睛一亮。

“不错,殿试只定名次不黜落。”苏鹤霖忽然压低声音,“本朝最重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格式如枷锁般严格”

他忽然从袖中取出一份泛黄的榜单:“你看这万历二十年的进士录,前三甲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一旦金榜题名,便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姜清芷望着榜单上密密麻麻的名字,忽然想起什么:“先生,那女子能参加科考吗?”

苏鹤霖摇头苦笑:“本朝尚无先例,不过听说前朝有位叫林妙玉的才女,曾女扮男装考取过探花。”

听到这里,姜清芷眼睛骤亮,急切向苏鹤霖问出:“那先生,那她最后结果如何?”话一出口,才惊觉自己太过失态,又赶紧坐正身子,等着苏鹤霖的回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