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盛世风流(2 / 2)
楼里坐了疏疏十几个酒客,大厅的角落里有两个人在议论着些什么,声音不大不小,二楼拐角的我正好可以听见。
“听说朝中最近又不太平了……”其中一个男子年纪四十左右,着了一身冰蓝长衫,头发以玉簪束起,俨然一副富贵之气。
“可不是嘛,听闻左相拉拢了一批势力,想要……”另一个男子书生模样,眉目清秀,他刻意降低了音量,后面的半句是什么我没听见,真是谨慎至极。
周遭的酒客玩闹嬉笑,猜拳比划,根本没人在意他们说了什么。
醉红楼是红尘之地,却也是自由之地。
你可以来这里喝茶饮酒,赏舞析曲,亦可以谈论家国政史,也不必担心会遭受什么文字狱之类的残害。因此醉红楼是风流之地,亦是不少文人墨客的宿地。
可能是因为有个当官的爹,我也有个小小的六品官职谋生,身处政局其中,我竟对二人的话有些在意,竖耳仔细倾听起来。
“唉,怕到时候又是一场腥风血雨,你还记得前丞相李谌?作孽啊作孽……”那个蓝衫男子摇了摇头,闷了大口酒。
那书生闻言,紧接着感慨道:“可不是嘛,这一晃,都已经过去十三年啦……”
是啊,日子一晃都这么久了,这些旧账还老是被翻起,毕竟有些痕迹镌在岁月里,成为了刻骨铭心的印记,每每忆起,就是伤痛。
我时常听人提起那段过往,只因,那场浩劫在玉宵国是史无前例的。
十三年前,丞相李谌意欲谋反,皇帝玉轩枫一怒之下,抄了李家满门。
奈何这李家树大根深,除去丞相本人能谋善略,丞相长子李连城也是骁勇善战,其他在朝上身居要职的人不计其数。文臣武将,玉宵国一下子失去了这些能人们,国力大减,外邦瞅见时机,举兵相对,一时玉宵国内外烽烟四起,生灵涂炭,不少人深受其害。
我也因其中的一场战乱变成了孤儿,被好心人收养在了一两帮。
一两帮之所以叫“一两帮”,是因为“一两”音通“衣粮”,有衣有粮,就是我们这里所有人的期盼。再者,一文钱就可以买上一个馒头,一两银子对我们而言,也是笔不小的数目。若是有人收到了一两银子的施舍,就可以保证一个月吃好喝好不饿肚子。
帮主告诉我,帮里有个乞丐在外面乞讨,途中遇到了一个妇人,那个妇人已经没了气息,手中却还紧紧抱着一个孩童,那个孩童便是我。
小小的我还什么都不知道,只是朝那个乞丐咯咯笑着。虽然他也是艰难度日,可他终究是没忍心把我抛弃,将我带回了帮里,他还拍着胸脯保证我的到来不会给大家增添负担,说:“不就是多了张吃饭的嘴嘛,一个小孩子,也吃不了多少,大不了,把我吃的分他一半。”
这些事是后来帮主告诉我的,当我真正开始记事时,他已因一场瘟疫溘然长逝,我甚至都不知道他的大名,只知道大家都叫我的这位恩人石头。
其实我们帮里大部分人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名字,比如说帮主,大家都叫他帮主。其他的人,像叫什么狗娃啊、小草啊、小花啊、大牛的比比皆是。毕竟在穷人们的观念里,有着一个想法,名字越贱,越好养。
在一两帮呆久了我才知道,原来所谓丐帮,真的没有打狗棍法和降龙十八掌。有的不过是一群相互扶持的穷苦人们,共享着彼此乞讨来的钱物,艰难度日罢了。
尔后玉宵国的战火一直蔓延到全国范围内。目之所及,尸横遍野,饿殍满地,瘟疫肆行,到处都是逃难的人们。随着玉宵国国力逐渐衰落,一两帮势力逐渐扩大,最后居然到了帝都念城。
天子脚下,亦无安宁之地,朝廷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想方设法安定国民:广征天下能人异士,轻苛税,免刑罚,开仓放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