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不待良人①(1 / 2)
大小姐跳了崖,奈何昨晚雨大,山里路不好走,他们工具也没带齐全,夜又深沉得吓人,搜寻工作不得不暂停。这不,天刚蒙蒙亮,无意就带了部下去悬崖下的深山里寻人。
与此同时,山中。
一个二十出头背着竹筐的男子领着一个八岁左右大的小男孩,一前一后走在雨后泥泞的山路上,还不时地向四周望望,似是在搜寻着什么。路有些滑,男子还时不时地搭过手去,扶身边的娃娃一把。
“吴越哥,你真好。”小男孩借着他的力道站稳了身子,朝吴越憨笑道。他眸子清澈得像山中一尘不染的泉水,皮肤黑黝黝的,笑的时候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倒是吴越,一听这话,挠了挠脑袋,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嘿嘿,小事,不必挂念。”随即又像是想起了什么,追问道:“对了,小虎,你娘的脚伤好些了吗?”
小虎有些笃定地点了点头:“嗯,村里的郎中开了些药,我娘已经按照他的嘱咐服了几天,有好些了。”
吴越听了,心中自然是喜的,心中念道,那就好。
他们住的村子被大山包围着,和外面几乎是隔绝的,只住着几十户人家,因为地势特殊,外面的人想找进来也不容易。因为有着依山傍水的优势,可以打些山里货水里货补贴生活,年年又风调雨顺,耕耘基本上自给自足,也极少有人出远门,也只有逢年过节的大采购,才会有人出山。
可谁家没个病啊痛啊什么的,拖着病怏怏的身体,跑出山一趟也是怪折腾的。很久之前村里有位颇有远见的读书人研习医术,成了这个山村里唯一的一名郎中。这户人家就一直定居在此,并且医术也世世代代相传,沿袭至今,村民们谁要是有个头疼脑热的什么毛病,都往他家跑。
前几天刚下过雨,小虎的娘上山采桑叶,不小心摔伤了腿,正是那位郎中开的药。可老话说呐,伤筋动骨一百天,小虎娘亲养伤还需些时日,这些日子行动十分不便。
正是桑蚕茁壮成长的时期,需要的桑叶也比平时多了不少,望着满屋子白白胖胖的蚕宝宝,小虎的娘可急坏了,今年春天的大笔收入都指望着这批蚕丝呢。
隔壁的吴越听说了邻居大娘摔伤了腿,没有办法出门,二话没说,就揽下了采桑这个活儿。这不,淅淅沥沥的小雨刚停,吴越就拉了小虎,上山来采桑叶了。
前几年,战乱四起,朝廷四处征兵,小虎他爹服了兵役,去了战场,至今杳无音信,家中没了劳动力,除了种了刚好够吃的粮食,剩下的精力就养些小动物补贴家用。
那一年同小虎爹一起去战场的青年人,后来竟无一人回家,眼见着村里的劳动力严重不足,村长索性封了村子,只留了一个极小的崖缝,供大家有事外出。
吴越一介男子,身强力壮的,寻日里都是靠耕种谋求生活。虽然没有养过蚕,可也跟着小虎娘学过一些知识,他知道,蚕宝宝不能沾水,就嘱咐小虎:“待会儿回家呢,我们还要把这些桑叶烘干,然后再来采下一批。”
“嗯!”小虎嘴上应和着,手上也不闲着,把手边的新叶撸了一把下来,放进身上的背篓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