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2第2章(1 / 2)

加入书签

公元590年,秋风渐紧,长安城外的水畔,夜色深沉,月光稀薄,仿佛连星辰都在为即将发生的事沉默。杨勇,这位曾承载着国家未来希望的太子,独自漫步在河边,衣袂随风轻轻摆动,他的背影显得异常孤单。他的脚步沉重,每一步都似踏在心口,痛得让人难以喘息。四周一片寂静,唯有秋虫的低鸣与河水的潺潺,为这幽暗的夜添了几分凄凉。

杨勇停下了脚步,凝视着湖面,那倒映着的月光与星辰,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入口,那里没有权力的斗争,没有亲情的背叛,只有纯粹与宁静。他轻叹一声,嘴角挂着一丝苦笑,那笑容背后隐藏的是无人能懂的苦涩与绝望。他缓缓解开腰间的玉带,让它随风落入水中,溅起一圈圈涟漪,就像他那颗早已千疮百孔的心。

接着,他褪去了象征身份的华服,只留一袭白色里衣,那是他最后的纯洁与坚持。

杨勇静静地站在岸边,闭上了双眼,感受着晚风拂过脸颊,仿佛是大自然给予他最后的抚慰。他心中默念:父皇,母后,此生儿臣未能尽孝,愿来世不再生于帝王家,求一份平凡的幸福。他的语气中没有怨恨,只有深深的遗憾与释怀。然后,他迈出了那决定性的一步,踏入了冰冷的水水中。湖水迅速包围了他,刺骨的寒冷让他浑身颤抖,却也清醒。他缓缓地,仿佛在进行一场仪式,每一步都踏得极慢,却又异常坚定,一步步向着湖水深处走去。他的心中,是无尽的寒意与疲惫,是对这个世界深深的失望,以及对亲情背叛的痛楚。

他想起那些年,如何尽力去成为一个合格的储君,如何在重重压力下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却最终败给了权谋与误解。父皇,母后……他轻声呢喃,声音在风中飘散,如同他即将消逝的生命。他闭上眼睛,感受着晚风带来的丝丝凉意,那感觉似乎比任何时候都要清晰。他的思绪飘回了过去,想起了那些美好的瞬间,还有那些再也无法弥补的遗憾。杨广,我的弟弟……他心中默默念道,没有怨恨,只有淡淡的哀愁。他知道,自己的命运,某种程度上也是宫廷斗争的牺牲品。

而这一切,都不再重要了。

随着水位逐渐升高,冰凉的湖水开始侵袭他的衣摆,随后是小腿、膝盖,直至腰际。每一寸肌肤接触到寒冷的湖水,都像是在提醒他,这是最后一次感受这个世界的温度。他深吸一口气,仿佛是要将这世间最后的空气全部吸入肺腑,然后,他缓缓地放松身体,任由自己完全沉浸于水中。

他继续向前走,水位慢慢上升,每一次呼吸都变得艰难,但他依然保持着那份从容与平静。他的身影在月光下拉长,投射在冰冷的地面上,宛如一尊被遗弃的雕像。

水面上反射的月光映照在他清秀的面容上,却无法照亮他眼中的黯淡与绝望。湖水逐渐没过他的肩头,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仿佛所有的重负都随着身体的下沉而被卸下。他微微笑了,那是一种解脱的笑,带着几分释然,几分无奈。他的眼神里,不再是痛苦,而是对另一个世界的向往,一个没有权谋、没有背叛的世界。

水面之上,最后一丝呼吸化作细小的气泡,缓缓上升,破裂。杨勇的身影,终于完全消失在了平静的湖面之下,只留下一圈圈扩散开来的涟漪,似乎在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而那首《海底》,仿佛成了他灵魂深处的低吟,伴随着他的离去,永远地回响在这寂静的夜晚。在那决定性的瞬间,杨勇站在岸边,望着波光粼粼的水面,心中涌动的是无尽的悲凉与释然。他想,这或许是他最后一次感受自由,最后一次以自己的方式,对这个让他心寒的世界做出回应。

他的内心独白,如同一首未完成的诗,字字沉重,句句锥心:在这无边的暗夜,我终于明白了,光明并非唾手可得,而是在于内心的坚守。可笑我,曾以为皇族的荣耀便是全部,却未曾料到,最深的黑暗,往往来自血脉相连。我尽力了,以一腔热血,换来的却是无尽的误解与背叛。

世人皆道我是储君,却不知我也是凡人,渴望一丝温暖,一缕理解。父皇啊,您曾是我心中的山,母后啊,您曾是我梦中的河,如今,山河破碎,我心亦然。我何尝不想证明自己的清白,何尝不想以我的诚挚融化你们的冰霜,只是,这宫廷的墙太高,人心的沟壑太深,我越挣扎,越陷得深。

杨广,我的弟弟,你的演技真是高明,高明到让我这兄长输得一败涂地。你用谎言织就的网,我却天真地以为是亲情的拥抱。我恨你吗?或许,更多的是对自己的悔恨,悔不该轻信,恨自己未能识破你的真面目。但在这最后一刻,我选择放下所有的恨意与不甘。我将以我的方式,证明我的清白,用我的生命,去对抗这世间的不公。水,将是我的见证者,它不会说谎,不会偏袒,只会静静地接纳我,洗净我这一身的尘埃与误会。

我将以屈子为榜样,用我的离去,唤醒世人对真相的追寻。纵使江水冰冷,也不及我心之寒;纵使世态炎凉,我亦无畏。在这片没有算计、没有诬陷的水域中,我将找到属于我的宁静。愿我的灵魂,在另一个世界,得以自由飞翔,那里没有权谋,没有背叛,只有纯粹的爱与光明。如此,我杨勇,便在这最后的归宿中,与世诀别,以我之身,化为一首永恒的悲歌,提醒后人,权力的游戏背后,是多少无辜者的血与泪。

随着这些思绪的结束,杨勇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闭上了眼睛,迈出了那一步,投入了他心中最后的避难所,留下的是历史的回响,和后人不尽的叹息。最终,他完全沉入水中,只留下水面渐渐归于平静,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然而,这一幕,却成为了历史中一个无声的悲剧,也成为了后人口中流传的《海底》之歌,讲述着一个关于牺牲、绝望与寻求解脱的故事。

隋朝?开皇十年冬夜?晋王府

隋朝的590年,那是一个风雨如晦、夜色苍茫的年份。当杨勇自沉渭水,将生命永远定格在那片冰冷的河域时,杨广在宫中,心中莫名地涌起一股不安,那种感觉如同潮水般汹涌,让他无法平静。杨广的梦中,却悄然掀开了另一幅画卷。梦中,雾气缭绕,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一位身着戎装、英姿飒爽的少年君王缓缓走来。那是周武王姬发,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痛楚与责备,双手紧紧揪住了晋王的衣襟,声音颤抖而坚定:“二郎,你就是这样保护他的吗?算计到他自尽?护他的本该是我!我是他亲弟弟啊!”

少年的周武王双眼含泪,眼皮红肿,那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却硬是坚强地没有落下一滴。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对兄长的无尽思念与对眼前人的深深失望:“若早知道他成了紫微大帝,几世历劫,受尽苦难,当初,就该把他囚在西岐,我宁愿拿命换他不要去朝歌!我虽也为次子,却没有被权力冲昏头脑,不曾为了那虚无缥缈的皇位,牺牲手足之情。”杨广怔怔地看着眼前的少年君王,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熟悉感与愧疚之情。他张了张嘴,想要辩解些什么,却发现自己无言以对。他知道自己错了,错得离谱。为了登上那九五至尊的宝座,他不择手段,甚至算计到了自己的兄长。

“你那几世失去的记忆,难道忘了吗?!”姬发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愤怒与悲痛,“你曾誓言要保护他,要让他一世安稳。可是你看看你现在都做了些什么?你为了你的野心勃勃,竟然算计到自己的兄长头上,让他走上了绝路!”

杨广低下头,不敢直视姬发的眼睛。他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悔恨与痛苦,仿佛有一把锋利的刀在切割着他的心脏。他知道自己无法面对这份沉重的责任和内疚,他宁愿自己从来没有出生过,也不愿意看到兄长因为自己而走上绝路。

“你……你就为了登上那九五至尊?就为了你的野心勃勃?不择手段?”姬发的声音在杨广的耳边回荡,如同雷鸣般震耳欲聋。

烛火在青铜灯盏中爆开一朵灯花,杨广猛然从榻上惊坐而起,冷汗浸透的里衣紧贴在脊背上。他恍惚听见渭水拍岸的声响穿透重重宫墙,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枕下暗藏的鸩毒瓷瓶??那本是用来对付东宫属官的。

"阿?..."

飘渺的呼唤让杨广瞳孔骤缩,他赤足踩过冰凉的青砖,见铜镜中映出的竟不是晋王蟒袍,而是银甲覆身的二郎真君。镜面突然龟裂,血水裹挟着碎冰从裂缝中涌出,化作少年姬发的模样。

"你配不上这身银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