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12章(2 / 2)
他的眼神变得深邃,仿佛在回忆中穿行,提到了历史上那些因权力斗争而陨落的英杰。“李牧,一代名将,却因小人的谗言,含冤而死,长城的坚固也未能护他周全;蒙恬、蒙毅两兄弟,智勇双全,却终究逃不过沙丘之谋的阴险算计,他们的悲剧至今仍让人扼腕。这些历史的教训,无不在提醒我们,权力的游戏,从不缺乏牺牲者。”杨延平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沉痛,仿佛每一句话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想当年,春秋战国,吴国名将伍子胥,以其雄才大略助阖闾夺位,又辅佐夫差称霸一时,却因小人谗言,最终赐死自尽,连尸体都被投入江中,一代名臣,竟落得如此下场。此等悲剧,实乃权谋之下,忠臣难以自全的悲哀。”
他轻轻摇头,思绪又跨越数百年,“再溯至东汉末年,荀?,被尊称为‘王佐之才’,一生致力于复兴汉室,却因与曹操政见不合,最终忧郁而终,有人说是曹操赠其空盒,寓意无食可依,暗示其自行了断。智者如斯,也难逃政治漩涡的无情吞噬。”
“及至南北朝,北魏的崔浩,博学多才,辅佐太武帝统一北方,却因编修国史,直书北魏先祖事迹,触怒皇族,遭到族诛,一代文宗,竟因笔墨之祸,家族惨遭灭顶。”杨延平的声音里满是感慨,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段血泪交织的历史。
“还有我们那时候隋朝的高?,我们前世的父皇,隋文帝杨坚的心腹重臣,助其一统天下,却因你我前世的皇储之争,被诬陷谋反,最终被杀。这些例子,无一不在提醒我们,权势之下,忠诚与智慧并不总能确保平安,有时候,它们反而会成为招致灾祸的原因。”
杨延平(前世杨勇)在提及高?的那一刻,眼眸中闪过一丝痛惜与无奈,仿佛重新经历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他记忆中的高?,是一位正直而睿智的老臣,不仅才华横溢,更有着一颗忠诚为国的心。在前世杨勇的记忆里,高?总是那般沉稳持重,每当国家大事陷入困境,他总能提出独到见解,化险为夷。
然而,高?的正直与忠诚,最终却成为宫廷斗争的牺牲品,这让他心中充满了难以言说的悲凉与自责。杨延平的脸上掠过一抹黯然,他的手指轻轻摩挲着桌面,似乎在触摸那段遥远而又清晰的记忆。
另一边,杨延定(前世杨广)的神情显得更加复杂多变。他微微垂下眼帘,掩藏起心中涌动的情感。在他的记忆中,高?不仅是父亲杨坚身边的得力助手,也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前世的杨广曾不得不承认,高?的智慧和才能是他所敬畏的,甚至在某些时刻,他甚至对这位老臣抱有一丝敬佩。但同时,高?对杨勇的支持也成为了他心中的一根刺。在权力的博弈中,高?的陨落对他而言既是胜利的垫脚石,也是一份难以言喻的遗憾。杨延定的目光渐渐变得深远,似乎在反思,那曾经为了王位不惜一切代价的自己,是否真的值得。
两人的回忆,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了高?在不同人心中的形象,也映射出权力斗争中人性的光辉与阴暗。他们的眼神交流,无言之中,既是对高?的共同追忆,也是对各自命运的深刻反省。
杨延平的目光变得深邃,仿佛能穿透历史的迷雾,“因此,我们杨家子弟,要以史为鉴,既要勇猛向前,开疆拓土,也要机敏过人,识破朝堂之上的阴谋诡计。只有这样,才能在这波谲云诡的时代,守护好我们的家业,让杨家的荣耀延续,不再重蹈前人覆辙。”
杨延平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沉重,但随即他调整了情绪,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但今非昔比,我们是幸运的,有了前世的教训,更该珍惜眼前的兄弟情深。我们不仅要守护好手中的兵权,更要守护住彼此的后背,不让任何阴谋诡计有机可乘。杨家的未来,需要我们并肩战斗,一同面对所有的风浪。”
杨延定听完哥哥的话语,脸上掠过一丝复杂的神色,那是对过往的悔意与对未来的坚决交织在一起的神情。他缓缓放下手中的话本,目光深邃地看向杨延平,似乎在那瞬间透过时空,与前世的自己进行了一场无声的对话。
“哥哥,话本里的故事,让我不得不正视我们的前世。谢澄烨的直接,我的阴狠,都是权力之下扭曲的人性。我...我无法为前世的我辩解,也无法为谢澄烨找寻借口,因为不论是明刀明枪还是暗箭难防,最终伤害的都是至亲之人的心。我后悔,我曾那样对你,后悔让私欲蒙蔽了手足之情。”
他的话语低沉而真挚,每一字都似从心间流淌而出,“如今,作为将门之后,我们虽已远离了皇室的斗争,但世事如棋局局新,朝堂上的风云变幻,同样考验着我们的智慧与情谊。哥哥,你放心,我不会再让前世的悲剧重演。我会站在你身边,共同抵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