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9良君与风雅(2 / 2)

加入书签

他问喜盛席上的几位郡主都有谁,喜盛挨个介绍。

“您瞧,那个绿衣裳左顾右盼的是桓王府的郡主,趴那的是成王府的郡主,坐的最端正的是康王府的郡主,那个一手一个杯子的是瑞王府的郡主,旁边那个年岁小的郡主您见了,还在您怀里讨酒喝,那是庆王府的郡主,再小一点的小郡主还在襁褓中,没能来赴宴。”

御花园中让梅惊月做男宠的是殷熠二皇兄桓王的女儿殷宁。

这大侄女的行事与“宁”字实在有些不搭。

赏花宴上,殷熠说了不谈国事,其实便没有什么高谈的了,谁家娶了妻,谁家添了丁,谁家儿女结了亲,都是些寻常话题,谁都不免俗。

当然偶尔还会有几句恭维之语冒出来,“殿下千岁”、“陛下万寿无疆”、“殿下心忧社稷”诸如此类的。

至于殷熠除了带着小皇帝吃饭外,还按着头让小皇帝认人,毕竟少不得打交道。

宴毕,殷熠又添了一壶葡萄酒,他有些轻微的醉意,面上已经没什么笑意了。

他拎着酒壶去御花园找了处阴凉的花丛盘腿而坐,还不忘给自己倒一小杯葡萄酒。

小皇帝有些不放心他,跟去坐下。

殷熠轻笑道:“陛下看到了吗?在宴上,羡慕、嫉妒、讨好、嫌弃都看的格外清楚一些。”

小皇帝点点头:“朕看到了,可是看到这些有什么用呢皇叔?”

“比蒙在鼓里强一些。”殷熠举起手中的水晶杯,阳光透过酒液,照在殷熠面上,成了琥珀色的光斑,像是点睛的一笔,偏偏在这夏日显得冰凉:“皇家嘛,被人背后捅刀是常事,被捅多了刀就心寒,很讨厌的。

本来就是凉薄的人,好不容易捧出的真心错付了岂不是很可悲。

早些看清不至于伤人伤己,敬而远之便是了。”

“皇叔你被伤过啊?”

“本王……只是看了很多人伤心。”

他脱口而出的是“本王”,不是“臣”也不是“孤”,是他当逍遥王时的自称。

在小皇帝三岁的脑子还在思索时,殷熠笑的眉眼弯弯,他将小皇帝高高举起:“哎,小陛下啊,快快长大吧。”

???????

第二日下了早朝,殷熠留了于怀音在御书房。

殷熠人不在,只有喜盛给于怀音烹茶。

“于太师歇息片刻,殿下言片刻便来。”

喜盛正要将茶加入壶中,于怀音伸手制止。

“公公且慢。此夜雨金芽需用活水来烹,此水已经死了。”

殷熠从帘后出来鼓掌道:“太师果然是风雅之人啊。”

“参见殿下。”

小皇帝从殷熠身旁也跟着窜出来。

“参见陛下。”

殷熠慢悠悠的拉着小皇帝和于怀音坐下。

“于太师,这活水死水该如何看?”小皇帝很是好奇。

“《茶经》中有言:“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宫中之水虽是取用最为金贵,然水的活气也在冗长的运输间消亡。水失了活气,便是已死。肉眼来看,差别幽微,臣此刻难以展示于圣前。”

“陛下,你那在御花园烹茶,不够风雅。你的兄弟姐妹尚小,故而瞧不出来。可若是于太师这种行家打眼一瞧便知这茶煮的好不好,陛下的行事风雅不风雅。

虽说大家都不敢言明,可万一有小人背地乱嚼乱笑呢?”

于怀音听着殷熠的话越来越不对味,可惜不能跑。

殷熠摇扇道:“当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