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5离开(1 / 2)

加入书签

正是一场秋雨一场寒,时逢秋雨连绵,河水暴涨,气温迭降,安定据有泾水之险,且城高壕深,吴秀坚守不出,梁军想要拿下安定,更是难上一等。

萧珏到达安定后命部卒安营扎寨,自己登高观视安定地形,陈齐、冯武、孟章、褚贤、袁旭诸将跟随其后,探卒汇报近日情报。

萧珏对吴秀打败孟章褚贤袁旭一事颇为在意,只道其人真乃人才,收为己用方是上上之策,因此不欲强攻。

泾水浩浩汤汤往东而去,萧珏指着泾水笑道:“谁说天气恶劣便是不利了,当真是天时地利尽和。”

余下几人不解其意,陈齐捋了捋胡须:“殿下的意思是......哈哈哈水淹之法,妙也。”

“不止如此。”萧珏摇摇头,命探卒将近日探听到的消息再报一遍。

吴秀其人尊老爱妻,不过其妻郑氏与老母却未在身边,而在泾阳。

真是瞌睡来了递枕头,这一点若是不利用,当真可惜。

萧珏随即命陈齐安排人等决泾河之水,接着又命孟章领兵去佯攻泾阳。

水淹安定,泾阳遭围,吴秀定会方寸大乱,或是急援泾阳或是迎战,必然会出城,到时候再来正面较量。以智计逼其出城,以武力令其屈服,如此才能真正收服。

可惜萧珏还是错估了吴秀。

吴秀沉住气并未急欲出城救援泾阳,只派部将崔旭领三千人马去往泾阳,自己依旧坚守城中。

如此定力,萧珏更是欣赏,他命部将仍旧依计策埋伏,活捉崔旭之后又在众目睽睽下令姜宿与崔旭话别,放走崔旭一干人马,甚为礼遇。

崔旭回城后转达萧珏劝降之意,言语中尽是对晋王萧珏的溢美之词,吴秀大为不悦,命崔旭退下。

当夜城楼守兵则报捉到一细作,缴下一封递给崔旭的信。

吴秀展信一看,竟然是姜宿所书,与崔旭谋划若无法劝降则里应外合之计。

姜宿与吴秀向来交好,与崔旭亦是熟识,吴秀对姜宿的字迹再熟悉不过。

联想到崔旭竟为那晋王智勇折服仰慕不已,又回来劝降,一时之间对这信再无一丝疑问,被好友与心腹背叛的滋味令他怒极悲极,他当即下令按军法处置崔旭。

余下部将皆为崔旭求情,吴秀怒在心头不予理会,命众人散去,自己却悲上心头,忽然惊觉这也许是那萧珏的反间计,忙喝命士兵去传令留下崔旭一命。

不多时,小兵急报,崔旭被吴秀另一副将所放,二人已杀出城门跑了。

现下城楼守兵已经乱作一团,部将叛逃一事迅速蔓延开来,军心大乱,躁动不堪。

加之水淹城池,唱衰之声一片,又有城前梁军不断的叫骂羞辱之声,若不出城迎战,只怕会起哗变。

吴秀想到老母妻子,萧珏始终未以她二人来作要挟,行事尚有余地,但若他一直坚守不出,之后如何便不能料想了;更何况,安定遭淹,泾水河坝急需修筑,时间不等人,他不为母亲妻子着想,也该为满城百姓着想,他必须出城。

只是,让他向一个曾沦为脔宠以色侍君的小白脸,他还是心里过不去这道坎,不论如何,总要在战场上见真章,他才能当真屈服。

无怪吴秀,他乃是燕朝初建时入仕,对萧珏殊无敬意也是正常。

次日平明,梁军竭力攻城,吴秀率军出城迎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