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1请辞(1 / 2)

加入书签

罗定带着曾太傅进来时,裴玄度正在看奏折,瑞王上书,冬祭祀已经结束,他想携家眷回封地。

曾祥夷是他的老师,从他还不是太子的时候,就跟随他,等他做了太子,他便顺理成章成为太傅。

“微臣参见皇上,皇上万岁。”

“老师快请起。”又的对魏邕说:“给老师看座。”

魏邕麻溜的为曾太傅搬来椅子,曾太傅谢过皇上,坐下来。

他微微抬头,见坐在上手中央,一张玄色宽大书案后的皇上,身体确实无恙,心中的担忧才松下来。

之前猎场他因病未在场,听到皇上遇袭,他从病中撑着来宫里,但皇上却只让魏邕出来见大臣们。

他心中还担心皇上是不是真的遇上刺杀,为了掩人耳目,才打发魏邕出来见他们,目的是为了不引起恐慌。

“今日请太傅单独前来,是有事情和太傅商量,瑞王请旨想回封地,不知太傅怎么看,朕是准还是不准。”

“这,瑞王是藩王,于理藩王应该回封地,于情,瑞王是您的叔叔,他要回封地没有阻拦的理由。”

年轻的帝王,目光如虎:“哦,那若是朕不允,太傅认为该当如何。”

曾祥夷看向这位年轻的帝王,他经历三朝,当初高祖皇帝将皇位传给先帝,是很多人没想到的。

那时风头正盛的是瑞王和宁王,却不想最终高祖皇帝将皇位传给了还是安王的先帝。

瑞王和宁斗得两败俱伤,宁王在争夺皇位的过程中丢了性命,瑞王却还保全了性命。

高祖立安王为太子后,瑞王低调起来,礼贤下士,态度谦和,在京城出了名的好脾气,高皇帝年迈后,对这个原先最宠爱的小儿子最终还是软了心肠。

那时还是三皇子的陛下,轻易戳破了瑞王看似老实,实则所谋甚大的表象。

“他若无心皇位,为什么一改之前的阴狠,变得和熙,四处和这些大臣交好,手里又握着淮南兵权不放,还让皇祖父在驾崩前,将蜀州封给他做封地,当真好谋算啊。”

“说什么只愿做一个富贵闲散王爷,只听命于父皇的话,都不过是障眼法,若我是……”

曾祥夷明白三皇子未说出的话,若他是皇上,必然不会这样轻易的放过瑞王,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那时他告诉还是三皇子的陛下:“若真有那一天,恐怕也不能轻易对瑞王做什么,要缓缓图之。”

还是三皇子的皇上没有质疑自己的大逆不道之言,反而问:“哦,何以见得呢。”

曾祥夷便明白,三皇子也是有意那个位置的,他低下头回答:“一则,瑞王始终是高皇帝封的,他手中还有兵权,也曾经跟随高皇帝上战场,军中有些威望,再者他是您的叔叔,如果没有过错治罪,那些勋贵便会全都倒戈向他的一边。”

年仅十四岁的三皇子,目光锐利的看着他:“老师您也知道,这只狐狸放纵不得的,否则必有一日要亮出爪子,正是这样才要抓紧铲除,否则后患无穷。”

曾祥夷醍醐灌顶,似乎正是那一次的谈话,两人心照不宣的达成了某种默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