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买铺子(2 / 2)

加入书签

赵学梁寒暄过后,主动说明来意:“我们这次过来是想看看有没有合适的酒楼,或者靠近街道的二层铺子?”

这是他和陈梅芳昨晚商量的结果。青山镇也就那几家酒楼,最近都没有听说生意不好要变卖的,所以靠街道的二层铺子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买下来后可以自己装修,就是要花多点钱。

果然,人牙子翻了翻手里的登记册,跟陈梅芳他们说:“最近确实没有现成的酒楼出售,不过靠近街道的宅子倒是有两套,一套在东四街,那里是咱青山镇的繁华之地,人流量大,本地富商外来游客都会到这里消费,这以前是开当铺的,现在倒闭,主人愿意加些价把里面的桌子柜台之类的一起转让,是开酒楼的不二之选;

另一套则在南街道,那里比较靠近青山镇的居住地,面向的主要是小型顾客,这家原来也是住宅,最近他家主人搬迁,才会出手掉。”

陈梅芳听了初步觉得两家都不错,各有各的消费顾客,东四街就是赵学梁当掌柜的福运楼所在地,那里商业发达,是现代意义上的青山镇商业中心;

南街道则比较临近自己现在的住的地方,顾客大多是邻里乡亲,可能一开始生意会好,但后面可能会后继无力。

陈梅芳没有立马做决定,而是用眼神示意赵学梁,赵学梁秒懂:“没有亲眼看过恐怕有点难做选择,这还得麻烦吴老板带我们去看看这两套宅子了。”

“好的好的,这是我该做的。”人牙子不觉得辛苦,卖出一套宅子,他的佣金可不少咧。

一行人来到南街的宅子,和陈梅芳现在住的家的格局差不多,也是一楼有个庭院,种着花草,难以改造,二楼的楼阁比较封闭,面向的是住宅区,失了点意境。

看完东四街的当铺,陈梅芳和赵学梁都还比较满意,倾向于买这一处宅子。

这当铺装修还很新,一上午外面人来人往,多是来这条街买衣服吃饭的。

一楼的柜台翻新一下可以改造成收银台,桌椅则可以直接利用,二楼是空旷的展台,应该是之前用来摆放别人典当的贵重物品的,该怎么利用陈梅芳心里已经有了点计划。

人牙子也是个人精,看二人脸色就知道是满意了:“这当铺老板儿子进京赶考,老子不得全力支持吗打算卖了这边的去京城再开一家店铺,这宅子这地段,要价一千两!”

毕竟常去福运楼结交人,他还是知道点赵学梁的家底的,只要想买,这个价还是出得起的!

赵学梁应和着,稍微落后几步,让人牙子一个人走在前面,和陈梅芳并排走:“你觉得怎样?我个人的话,更倾向于东四街的当铺,那里毕竟人流量好,要么不做,要做咱就挑最好的做。”

陈梅芳赞同他的意见:“我也觉得当铺那家好,虽然比南街那家贵,但改造起来比较容易,那块地以后只增不减,要不咱就买那家吧。”

“好。”接下来就是赵学梁与人牙子谈价钱了,最后以九百八十两买下了东四街的当铺。

可别小看了那二十两,这可以是赵学梁接近五个月的工资,可以是陈梅芳辛苦几天赚回来的钱。这九百二十两,几乎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