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霓虹物语19805(1 / 2)

加入书签

林千秋去钱汤,除了换洗衣服外,什么都没带。

因为她妈妈在钱汤工作,她们母女的洗浴用品、毛巾等常备在一个储物柜里,并不需要每次带进带出??对于每次只能去钱汤洗澡,林千秋还算适应。相比之下,公寓租客们得共用洗手间,这对她来说难接受的多。

提着一只防水手袋,里面装着换洗衣物,林千秋轻车熟路地走到了名叫‘梅之汤’的钱汤。这年头很多老房子都没有能洗澡的地方,供居民洗澡的钱汤遍地都是,老城区尤其如此,‘梅之汤’也只是林千秋家附近三家钱汤之一。

林千秋到的时候,钱汤人还比较少(这也是她选择比较早来的原因,提前错开高峰更自在,水也更干净)。她掀开写着大大日文‘汤’字的布帘,一边脱鞋,一边和妈妈打了个招呼,然后就自觉到‘番台’处付费。

说实话,这年头的日本钱汤,或者说澡堂子,如果不是从小习惯了,还真的挺容易让人难为情的。主要是番台这边??这是一个可供一个人跪坐的高台,或者说特殊的柜台,一般老板会坐在上面收费,顾客要付费时都得抬着手。

这看起来没问题?然而番台就位于更衣室!

顾客进入钱汤后换鞋,就会走到这个位于中间的‘番台’付钱,再往内的空间由一长排的储物柜一分为二,一边是男更衣室,另一边是女更衣室。也就是说,跪坐在番台上收费的人,可以看到顾客在这里脱衣、穿衣!

这样的设计,林千秋上辈子在一部老日剧里见过。但电视剧里见过,和现实里见到,冲击感完全不同。

林千秋能够理解,之所以江户时代起钱汤就有这个设计,大概是因为这样收费方便,让一个人就能看住男汤、女汤两边。另外,居高临下、一切尽收眼底的设计下,即使人很多,也不会让没付钱的人轻易混进去。

但番台上是个老板娘也就算了,如果是老板的,她是绝对没有勇气去缴费脱衣的。即使每当老板在番台上时,他一般只看男更衣室那边,眼睛不会乱瞟(其他人能够安然地脱衣穿衣,大概是习惯成自然,保持了类似面对医生的心态)。

还好,大概是考虑到了客人可能的不自在,多数时候都是老板娘在番台上(有时还是老板娘上高中的女儿),只有极少数时候才是老板在上头顶班。而这种时候只要稍等一会儿,等换班了就能去交钱洗澡了。

林千秋去付钱的时候,看了一眼番台背后的收费标准,那是用汉字写的‘小人6岁未满(学龄前儿童)30?/中人12岁未满(小学生)80?/大人12岁及以上220?’。

按照这个价格,她过来洗一次澡得花220?。不过实际上她只用80?,这也算是一种员工家属优待吧。

林美惠在这里工作,她洗澡什么的都是不用花钱的,林千秋和哥哥林健太郎过来虽然要花钱,但可以用儿童价。对此,他们很感激,也很识趣,每次尽量选人少的时候来,这也是原因之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