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霓虹物语19807(1 / 2)

加入书签

80年代初的东京,如果是庶民传统还在的町区,人情味还是很足的,远不是几十年后的‘迷失东京’,一切都那么冷淡迷离。所以,即使是一个不太熟的街坊,能有这样的好意也不奇怪。而林千秋也受此启发,一下找到了赚第一桶金的方法!

是啊,职业围棋赚第一桶金是不合适,等回报的时间太长了。可是业余围棋呢?

不得不说,八十年代的日本业余围棋还是很有搞头的。因为这个时候日本经济特别好,带动文化开始发力。而围棋作为一个很好的文化项目,在这股风潮中和相扑一起被拔高到了‘国技’的地位(也有这段时间日本围棋一骑绝尘,是绝对优势的项目的原因,国民总是会对有优势的项目更热情)。

根据统计,此时日本的围棋人口是1200万,各大新闻媒体纷纷设立奖金丰厚的围棋大赛(所以日本有名的围棋大赛都是‘新闻棋战’)。还有各路大企业,也非常乐于赞助围棋,以提升品牌逼格。

这种潮流下,只要能成为职业围棋手,不说大富大贵,小康生活是稳稳的??就算是个职业菜鸡,拿不到什么比赛奖金,那平常下下收费指导棋,开开围棋教室,在一些愿意‘赞助’的企业挂职什么的,也能很滋润了。

不过,如果真的是职业围棋手的‘底层’,其实收入是不如业余棋手的顶层的。

因为日本围棋职业化做的很规范,职业棋手不可能参加业余比赛,而业余比赛在这个围棋大火的年代又多的是。而且职业棋手中的小透明可没什么商业价值,业余棋手中的天王就不一样了......

总之,这就是个‘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典型案例。事实上,这年代还真有定段成功,成为职业棋手,最后发现职业围棋不好混,不要职业棋手身份,又回去做业余棋手的呢!

而林千秋正是看中了业余围棋门槛低、来钱快的优点(对有实力的她来说是这样),至于说天花板低,那倒不是问题。在碰到天花板前她肯定能攒够‘第一桶金’,之后就会做别的去。到时候业余围棋也好,职业围棋也罢,就都和她没关系了。

林千秋回家研究了一下那张传单,发现‘德享杯’是一周以后开赛的一个小型业余棋赛,举办地在东京千代田区,冠军奖金是50万?。另外,还有三天截止报名...最好的是,它对参赛者没有任何要求,只要付3000?的报名费,没有任何段位证书都可以报名。

这挺难得的,正式的业余大赛一般也会要求有个业余段位,业余三段、五段,甚至更高??想到这些,林千秋已经打定主意,等到拿下‘德享杯’,她就去棋院递交棋谱,弄个业余段位证书,以免一些合适的比赛没法参加。至于获得证书需要花钱,当是投资了。

是的,她已经决定靠参加业余棋赛挣自己的‘第一桶金’了,也就开始规划起来了。

林千秋行动力也是挺强了,周日下午2点得到这张传单,三点半就到了千代田区的报名点报名??其实可以邮寄报名表,不过她人在东京,也担心邮寄出问题,干脆就现场报名了。这样顺便还能了解一下更具体的赛程安排,看看比赛场地呢!

赛程主要分为两部分,即外围赛和本赛。外围赛是大部分报名参赛者需要经历的,外围赛阶段,大量的报名参赛者经过残酷的淘汰赛,最终只有16名能够进入本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