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霓虹物语198015(1 / 2)
某种意义上,林千秋的预感很准。‘松下日本?业余围棋大赛’的相关报导中,真的有‘围棋美少女’这样的标题。尤其是随着她赢过一轮又一轮,这个外号也越来越响亮了。
‘松下日本?业余围棋大赛’规格要比德享杯高,但赛制反而简单一些??或许和比赛设定了门槛有关吧,别看只是‘业余五段’(报名费不多,所以不算门槛),可就是这样一个门槛,至少能把一时起兴的多数人拦在门外了。
而且说是在日本,获得业余五段的段位证书很简单,可那是对会下棋的人啊......
再加上这次比赛是在大阪,而多数棋手都是在东京活动,为了一场比赛赶来大阪,挺多人也是不愿意的。毕竟这次比赛的主办方并不承担参赛者的食宿,这份开支对业余棋手来说也不轻松了...而很多对自己拿好名次没信心的业余棋手是很现实的。
所以报名选手只有113人,干脆就没有外围赛、本赛之分了。从一开始就抽签,总共7轮的淘汰赛,决出最终优胜者。
其中一些知名选手成为种子选手,不需要抽签,直接定为了1号、17号、33号、49号、65号、81号、97号、113号。这样前面四轮种子选手都遇不到,既保证了公平,也保留了后面比赛的精彩。
以林千秋在围棋界的资历,当然不可能是种子选手。她就是普普通通抽中了一个55号签,第一轮都没够上轮空的好运气。
一开始时,大赛其他人并没有特别关注她,至少没有特别关注她的围棋。有的人对她有印象,也仅限于‘那个照片被用来宣传这次棋赛的女选手’这样的......
这也很正常,一次规格还可以的业余围棋赛而已,就算有几个业余围棋界名号上的棋手参加,照片放到新闻刊物上,能吸引来的读者也不见得有美少女多。
新闻媒体嘛,报导围棋归报导围棋,最终还是要对销售量负责的。
不过,当林千秋赢了第一轮、第二轮,甚至第三轮赢了一位种子选手后,终于有一些关注围棋本身的目光放到了她身上??一方面是因为,选手急速缩水,只剩下了16强,人少就容易被被注意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第三轮时,遇到的那位种子选手,他使用了三大定式之一的‘大斜’。
是的,AI围棋没有完全让大斜完蛋,双方棋力、围棋理念高度等旗鼓相当的情况下是有的下的。但现在也不是那种情况啊!林千秋遭遇对手的‘大斜’,甚至没有引入AI围棋下出的复杂局面,她直接选择了脱先。
其实在AI带来新一代的围棋之前,人们就已经摸索出了应对‘大斜’的好办法,那就是脱先??你要拉我谈谈这‘大斜’,我偏偏不和你谈这个,棋盘上另起炉灶去了,这就是脱先。
大斜号称‘大斜千变’,真要下起来局面会非常复杂,不擅长应付复杂局面的棋手就会选择拒绝入局而‘脱先’。而正好相对其他定式,大斜不应的话,没那么多隐患,脱先真的就是正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