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车祸重生(1 / 2)

加入书签

林小满是被鱼汤的香味唤醒的。

那浓郁的鱼汤香气如同一缕缕温柔的丝线,轻轻牵引着他的意识从混沌中挣脱。他缓缓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那补丁摞补丁的蓝布帐顶,在微风中轻轻晃动。这具十六岁的身体刚刚退烧,喉咙里还残留着一种熟悉的铁锈味,让他一时分不清自己身处何方。

“满哥儿,莫要乱动!”一声带着关切和疲惫的称呼,将林小满的思绪拉回。紧接着,一块带着皂角清香的帕子轻轻地敷在了他的额头上,冰凉的触感让他忍不住舒服地叹了口气。他微微侧头,看见一只粗布衣袖,袖口处露出妇人红肿的指尖,那是长年劳作留下的印记。

坐在床前的,正是这具身体的娘亲??王氏。她的面容消瘦,眼角的皱纹像是旱地里的沟壑,却充满了慈爱。“你昏了三天,可把娘急坏了。”王氏的声音有些沙哑,眼神中满是后怕和庆幸,“你昏了三天啊!青山小子送来的药刚熬好……”

就在这时,一只三花猫突然从角落里窜出,轻盈地跃上了木柜,那双灵动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床上的林小满。林小满望着头顶那满是补丁的帐子,心中一片茫然。现代急诊室的白炽灯光与眼前昏暗的油灯残影在他的脑海中交错重叠,他分明记得,半小时前自己刚刚因车祸抢救无效而死去。可如今,他却在这陌生的古代世界醒来,成为了一个贫穷农家的儿子。

“娘去添把柴。”王氏掖好被角,将关心细致入微温柔传递给他,“你好生歇着。”

窗外透进来的晨光还沾染了一层雾气,那只三花猫蹲在篱笆缺口舔舌尖,外面的雪珠正巧滴落进沈青山暂放的木盆里。在盆中,两条银鳞鲫鱼悠闲地摆动尾巴,似乎荡开了昨夜猎户冒雪凿冰留下来的寒意。

“早些时,吴婶子教的新腌法……说是能开胃。”王氏一边说着,一边在窄小的灶台前忙碌着,摆弄着一个腌菜坛。

话音未落,门轴发出一声吱呀的轻响,王铁柱扛着一个冒着热气的竹筒走了进来。他的粗布袄袄子蹭得门框落下一层灰簌簌的,脸上却带着憨厚的笑容:“刚挤的羊奶!三娘说配鱼汤最是滋补,满哥儿喝了定能早日康复。”

门口忽又传来一阵响动,沈青山肩扛一捆干柴,迈步走了进来。他的身影在昏暗的晨光下显得格外高大,干柴被他熟练地堆放在厨房角落。他拍了拍身上的雪屑,转头看向正在灶台前熬汤的王氏,语气关切地问道:“满哥儿如何了?好些了吗?”

王氏抬起头,脸上带着宽慰的笑容,回答道:“好多了,真是多亏了你送来的药材啊,青山小子。满哥儿喝了几次药,烧已经退了。今日把你送来的鱼煮了鱼汤,给他补补身子。你们也一起来喝点吧,这大雪天的,喝碗热汤暖暖身子也好。”自从林小满醒来后,王氏一直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对了,应该拿块姜来。”王氏掀开锅盖的手微微一抖,站在一旁的崔三娘立刻从荷包里摸出一块姜,说道:“这是昨儿王大哥在后山挖的,据说比药铺的姜更能驱寒。”

此时,案板上的面团正咕嘟咕嘟地吸着鱼汤的鲜气,崔三娘突然轻呼一声:“呀!”原来是三花猫踮着肉垫想去够案板上的东西,却不小心撞翻了王氏收着的柿子果篓。

“这败家的狸奴!”王铁柱见状,连忙起身扑救。

王氏则笑盈盈地捧着一个豁边青瓷碗,走到林小满跟前,说道:“满哥儿,尝尝鲜吧。”碗里的奶白鱼汤中,几粒枸杞轻轻漂浮,她继续说道:“这鱼是青山小子天没亮就去凿冰窟捉来的……”

滚烫的碗底贴上林小满冰凉的指尖,他眼眸微微一颤,轻声道:“谢谢,你们也多喝点。”

王氏笑盈盈地点头,动作麻利地盛了三碗热腾腾的鱼汤,分别递给王铁柱、崔三娘和沈青山。三人接过碗,纷纷道谢,随即在堂厅的木桌旁坐下。那张木桌虽然有些年头,但被擦拭得干干净净,透着淡淡的光泽。

王铁柱端起碗,吹了吹热气,笑着说道:“王婶子,您这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这汤香得我都快忍不住了。”

崔三娘也笑着附和道:“可不是嘛,闻着这香味,我都觉得肚子咕咕叫了。”

沈青山虽然话不多,但脸上也带着笑意,轻轻啜了一口汤,点点头表示满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