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腊肠买卖①(2 / 2)
沈青山笑了一下,“无事,我们现在就去吧。”
沈青山的嗓音偏低,这一笑,怪好听的。林小满怕自己脸红被沈青山发现,连忙跑到前面带路。
两人回到林家,王氏还没有回来,又寻到崔三娘家。
“满哥儿,青山,你们来了。”崔三娘连忙让他们进来坐在堂屋,堂屋点了炉子,比外面可暖和多了。
“满哥儿,三娘跟铁柱也跟我们一起做这腊肠生意。只是这成本,还有之后要怎么卖出去?”
“五斤猪后腿肉加上调料什么的,大约能出四斤的腊肠。调料的话就是盐,糖,酱油,米酒,肠衣之类的。”林小满回忆了一下,广式腊肠制作方法比较简单,还有很多口味的,不过第一次做,可以先做原味的试试。
“猪肉我可以找镇上的屠户购买,量大的话猪后腿大概能到十文一斤,盐二十文一两,糖五十文一两,酱油十文一两,米酒十文一两……”沈青山核算了一下林小满说的成本,对比现在镇上的价格,还是有点赚的。
“所以说四斤成本大概是三百文,能卖出四百文?”林小满算了成本之后也是惊喜不已,这赚头可不小。
“乖乖,本钱三百文,转手就能卖到四百文?这利润可真是丰厚啊!”王氏与崔三娘听闻此事,眼中闪过一抹惊喜,但随即又涌上一丝忧虑,“不过,这么高的价钱,怕是没人愿意来买吧?”
沈青山微微一笑,安抚道:“你们且放宽心,我与镇上来客楼的掌柜素有交情,待我前去与他洽谈这桩买卖。顺便,我也能置办些所需之物回来。”
“那就好,那就好。”王氏与崔三娘连连点头,心中的担忧也稍稍放下。
沈青山向来是个说一不二的性子,见天色尚早,便立即行动起来。他前往王铁柱家,王铁柱刚好回来了,便跟其一同前往村长处借来牛车。两人迅速套好车,迎着飘洒的雪花,朝着镇上而去,留下一路飞扬的雪尘。
吴掌柜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沈老弟,你说你们村里人会制腊肠?这倒是新鲜。咱们酒楼开张这些年,还从未进过乡下人自制的腊肠。全是从南方进的货,价格不低。这腊肠的滋味如何,可否让老夫先尝一尝?若是品质上乘,我们酒楼全要了也未尝不可。”
沈青山拱手道:“掌柜的,咱们相识多年,我沈青山何时说过大话?只是这腊肠还未制出成品,我们今日来,就是想问问酒楼需要多少,好置办材料回去制作。制作腊肠需要时日,大约得十天光景。”
吴掌柜闻言,眯起眼睛,手指在算盘上拨弄了几下,发出清脆的声响。沉吟片刻,他开口道:“这样吧,咱们先定个二十斤试试水。若是卖得好,再加量也不迟。价格就按现在的市价,十文钱一两。沈老弟一向实诚,老夫也信得过你,只盼着这腊肠别让老夫失望。”
“掌柜的尽管放心。”沈青山郑重其事地应下,又与吴掌柜寒暄了几句,这才告辞离开。
出了酒楼,沈青山与铁柱二人直奔集市,将制作腊肠所需的肠衣、猪肉、香料等一一采买齐全。待他们赶着牛车踏上归途时,日头已经西斜,橘红色的晚霞染红了半边天。
牛车吱呀呀地碾过黄土路,车辙在尘土中留下两道深深的痕迹。车尾巴荡起的尘土惊散了一群正在路边啄食的麻雀,它们扑棱着翅膀,叽叽喳喳地飞向远处的树梢。
夕阳的余晖刚轻抚过西山的轮廓,村庄的炊烟便袅袅升起,宛如一条条轻柔的白练,在空中缓缓舒展。大地被厚厚的白雪覆盖,每一步踏上去,都伴随着清脆的咯吱声,仿佛是大自然的低语。屋檐下,冰凌如同精心雕琢的玉柱,微风拂过,它们轻轻碰撞,发出悦耳的叮当声,为这寂静的黄昏增添了一抹生机。
铁匠家的媳妇正忙碌着,用扫帚轻拍门帘上的积雪,动作娴熟而温柔。那只黑狗,似乎感受到了冬日的严寒,蜷缩在灶屋的门槛旁,不时跺着爪子,试图驱散脚底的寒意。
远处的田垄上,三五个庄稼汉正踏着积雪,向家的方向迈进。他们身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