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定契约,逛集市(1 / 2)
林小满将两个钱箱子的铜钱全部倒了出来,哗啦啦的声响中,铜钱在桌上堆成了一座小山。在烛光的映照下,铜钱泛着黄澄澄的光泽,看得众人眼睛都亮了起来。
“来,咱们把这些铜钱串起来。”林小满搓了搓手,取出一卷麻绳。几人围坐在桌边,开始将铜钱一个个穿在麻绳上上,每串一百个。
“一,二,三……”林小满坐在桌前,手持自制的炭笔,一边低声数着桌上的铜钱,一边在账本上仔细记录着。他的神情专注,手中的笔不时在纸上划动,留下一个个简写的数字。
“砂锅粉这边今天总共收了二两四百三十文,腊肠和干粉条这边则是五两又四百文!”林小满抬起头,略微思索了一下,继续说道,“其中,腊肠我们带去了三十斤,干粉条则带去了二百斤。”
话音刚落,王铁柱突然猛地站起身,动作之快,差点打翻了桌上的铜钱。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满脸的难以置信,“快八两银子了?”他惊呼道,声音里充满了震惊和不敢置信。
坐在旁边的王氏和崔三娘听到这话,也不由得对视了一眼,彼此都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同样的震惊。要知道,在村子里,一年能存下十两银子的人家,那都是家里田地比较多、劳动力充足的人家。而如今,他们竟然在短短一天之内就赚了快八两银子,这简直让人觉得是在做梦。
王氏最先回过神来,她轻轻拍了拍崔三娘的手,似乎在安慰对方,也像是在安慰自己,“看来,咱们这次真的押对宝了。”崔三娘点了点头,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王铁柱则依然站在那里,神情复杂地看着桌上的铜钱,心中感慨万千。他从未想过,这小小的砂锅粉和腊肠,竟然能带来如此丰厚的回报。
“别急,这还没扣去成本呢。”林小满低头细细翻阅着手中的账本,手指轻点,口中喃喃计算着,“砂锅碗碟这些厨具置办花费了一两半银子,菜蔬倒是之前存下的,没花什么钱。腊肠的成本大概一两加上八百文,粉条的花费也在差不多一两左右,至于那些野鸡野兔,算下来大概花去五百文。若是不算我们的人工费,这一单净赚了三两三十文。若是平分下来,每家可以分到七百五十文。”
“七百五十文!”崔三娘闻言,忍不住惊呼出声,声音里满是难以置信。她手中正数着的铜钱几乎滑落,好在及时握住。对她而言,这简直是一笔巨款!平日里,她靠绣帕子维持生计,一张绣帕不过赚个二三十文,要攒到七百五十文,得绣多少张帕子,熬过多少个日夜才能攒下!这一比较,简直天差地别,让她不禁感慨万分。
王铁柱心中激动难抑,仿佛置身梦境。他平日里在镇上跑镖,一个月辛苦奔波,也不过挣得五百文钱,这在同行中已算是相当不错的收入了。如今,仅仅一天的功夫,他便分得了七百五十文,这突如其来的财富让他有些恍惚,仿佛天降横财,心中既惊且喜。
沈青山闻言,脸上也浮现出欣慰的笑容。他深知,集市才过去一天,他们的名声便已传扬开来,明日之后,必定会有更多的食客慕名而来。他沉思片刻,提议道:“那我们得抓紧时间备货才行,明日的食客只多不少,按照今日的两倍货量备上如何?”
林小满虽然同样激动,但心中却多了一份顾虑。他低头思量,想到刚刚赚得的一些银钱,还未在手中捂热,转眼间便要投入到备货中去,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不安。再加上,眼下腊肠和粉条的存货已所剩并不多,必须加紧制作才能应对接下来的需求。他微微皱眉,语气中带着几分忧虑,对众人说道:“照这个销售速度,我们的存货恐怕很快就会卖完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众人闻言,脸上也浮现出担忧之色。他们纷纷议论起来,心中满是焦虑。
这时,沈青山见状,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镇定:“大家不必过于担心。我们可以先学吴掌柜的做法,对腊肠进行限量销售,每日根据存货酌情供应。如此一来,至少能撑过这几日。待到集市人流稍减,所需食材的数量自然也会随之下降,压力便会减轻不少。再者,集市过后便是年关,依习俗,那时街头巷尾的摊贩大多歇业,准备过年,摆摊之事也可暂且搁置。不过,我们还要看看来客楼的意向,不知他们是否需要补货。明日一早,我便亲自去一趟来客楼,询问情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