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8准备建房(1 / 2)

加入书签

晨曦初露,薄雾如纱,轻轻笼罩在田野之上。远处,青山如黛,连绵起伏,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村舍错落有致,茅草屋顶在阳光下泛着金黄的光泽,炊烟袅袅升起,融入那抹晨曦之中。

距离王铁柱和崔三娘喜结连理之日,已然过去了半月有余。他们婚后夫妻和睦自不必多说,王铁柱休息过后重新回到了林记当铺,继续担任掌柜一职。林记砂锅的生意一向稳定,随着王铁柱的回归,店铺的经营愈发井井有条,这让林小满与沈青山都松了口气,不再需要日日亲自坐镇林记。

空闲下来的林小满,眼见春耕也已顺利结束,于是,他跟王氏,沈青山商量过后,准备把建房提上日程。这个念头一经浮现,便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沈青山建议他先自己把图纸画好,再找镇上的工匠带队帮他建房,打下手的人需要的不少,就可以从村里招人。

林小满拿出纸笔,开始构思房屋的布局与结构。他凭借着从前在现代的记忆,结合古代的实际情况,一笔一划地绘制出了一份四合院的图纸。四合院的布局渐渐在纸上成型,庭院、正房、厢房、倒座房,一一呈现。虽然他的画技算不上精湛,线条略显笨拙,但每一个细节都力求精准,将自己心中的设想完整地表达出来。

经过一番努力,图纸终于完成。林小满端详着自己的作品,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他小心翼翼地将图纸卷起,绑上细绳,满怀信心地前往镇上,跟沈青山一起去到曹工匠的铺子。

“这位小哥儿,这图纸是你自己画的?”曹工匠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

林小满心中一紧,难道是自己画得不够好,让人看不懂?他略显不安地点点头,回答道:“是的,曹工匠,请问是哪里有问题吗?”

曹工匠微微一笑,解释道:“整体设计非常出色,只是这图纸上的下水道和水龙头,我建房多年从未听闻。这些设计非常新奇,能否请你详细讲解一下?”

林小满恍然大悟,原来是因为这个。他耐心地解释道:“这些设计是为了解决排水和供水的问题。下水道可以将废水排出屋外,而水龙头则可以控制水的流动,方便日常生活。”他可不想半夜上个茅房都要走好远。

曹工匠听得津津有味,他思索片刻,又道:“林小哥儿,不知你这份图纸可否卖于我?我可以不收此次工匠费用,免费为你建造这座四合院,保准建得整齐大方。”

林小满听后,心中暗自好笑。这张图纸本就不是他原创的,只是他将现代的知识与古代的实际相结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有了这份设计。没想到还能靠图纸省一笔,要知道这工匠费用也得几十两呢。既然曹工匠如此欣赏,林小满自然不会吝啬,欣然同意将图纸赠与曹工匠。

“曹工匠,您太客气了。既然您如此欣赏,我便将它赠与您,希望能对您的技艺有所帮助。”林小满拱手道。

曹工匠大喜过望,连连称谢。

下月初四是个黄道吉日,宜动土开工,正是建房立业的好时机。“关于此事,我已有安排,”曹工匠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我打算让我大徒弟领一队工匠前往清河村。他这些日子在镇子上帮刘员外修缮铺子,手头上的活计再过几天便能完工,正好能接上。”

曹工匠口中的大徒弟,其实是他长子,不仅继承了他的手艺,也在多年的磨砺中积累了不少经验。曹工匠对他十分信任。

“至于打下手的工人,”曹工匠看了看铺子的安排,接着说道,“你们可以根据需要自行招募几个。人手充足的话,建房进度自然会快些。”

沈青山微微点头,转而看向林小满,两人心照不宣,决定还是多招几个人,尽早把房子建好,现在那三间泥土房怕是撑不过雨季。

“还有一件事需要确认,”曹工匠继续道,“这青砖、木材梁柱、瓦片门窗等建材,你们是自己去置办,还是由我们代为购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