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发现辣椒(1 / 2)
林小满对这个决定并无异议。林村长慎重安排了四名精壮汉子轮流守夜,明日便将这些人押解至县衙,听候发落。其余众人虽心有余悸,却也不敢多言,纷纷散去,各自回了家中。
夜色渐深,沈青山随林小满与王氏回到隔壁院落,三人在堂屋中落座,灯火摇曳,映照出几许不安的神情。
“青山,今日多亏了你警觉,一直紧盯着他们,不然怕是要中了他们的奸计。”王氏心有余悸,声音中仍带着几分颤抖。林同新被林同桦的父亲用硬物击伤,头破血流,已被紧急送往镇上的医馆救治,所幸并无性命之忧。至于那医药费用,自然是由林小满一力承担。
而守门的那两只狗早就被林小满藏起来了,特意给它们带上了他自制的“口罩”,免得狗子吼起来把人吓跑了。事情完结之后,又把它们放回去老屋的狗窝待着了。
沈青山微微颔首,面色沉静如水,“当时情势紧迫,我也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王氏轻叹一声,“这次若不是你及时发现,后果不堪设想。咱们这腊肠方子虽说赚些小钱,还不至于招惹那些大人物眼红。可人心难测,总有人想走歪门邪道。”
林小满亦是面露感激之色,“青山哥,你回来得正是时候。其实我也料到外面那些人不会轻易罢休,所以提前做了些准备。幸好有你在,不然今日怕是真要出大事了。”
“大家平安无事就好。这方子虽能带来些收益,但也不至于引起太大的风波。咱们只需谨慎行事,料也无妨。”沈青山道。
三人在堂屋中闲话片刻,心中虽有余悸,却也渐渐安定下来。夜已深,沈青山便回去了。
晨曦微露,天光初透,林村长便早早唤来了两个年轻力壮的后生,命他们速速前往镇上报官。未过多久,县衙的差役便已抵达,领头的正是曾与他们打过几次交道的李继荣。此人身材魁梧,满脸络腮胡子,一双鹰隼般的眼睛透着一股精明。他带着几名差役,前来押解林同桦等人去县衙。
说起来,这李继荣与林小满等人也算有些渊源。先前沈青山协助衙役们抓住的那几个劫道流匪,让他在县太爷面前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得了不少赏银。为了维持关系,沈青山时常会送上些腊肠、粉条之类的地方特产,虽不贵重,却胜在心意。无论官大官小,这细水长流的小恩小惠,总是能让人心生好感,记下这份人情。
李继荣一到,目光如炬,扫过众人,似是带着几分不满,沉声训斥道:“你们这些不争气的家伙,放着沈老弟他们村的好日子不过,偏生要动歪脑筋!别的村子,想找这样的生财门路都找不到,你们倒是鬼迷心窍,自甘堕落!”
他顿了顿,又瞪了一眼那几个平日里四处游荡的地痞流氓,“还有你们几个,平素见着衙役就跑,滑得像泥鳅似的,如今还不是落在了我们手里?且让县太爷好好判判,有你们蹲大牢的时候!”
沈青山在一旁听着,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已了然。他悄然递过一个沉甸甸的十两银子,塞到李继荣手中,而后退了一步,拱手道:“李大哥辛苦,这些不过是些许心意,聊表谢意,还望各位大人多多包涵。”说罢,接过林小满早已备好的腊肠和粉条,一一分发给随行的差役。
李继荣掂了掂手中的银子,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朗声道:“沈老弟真是太客气了,都是乡里乡亲的,何必如此见外?放心,我会在县太爷面前把事情说清楚的。”
言罢,李继荣一挥手,带着众差役押解着犯人,驾起牛车,缓缓离去。晨风拂过,车轮辘辘,沈青山目送他们远去,心中稍定。他知道,有了这番打点,事情必会顺利许多。
林村长望着远去的牛车,轻叹一声,对沈青山说道:“此事多亏了你周旋,不然不知会如何收场。”
沈青山微微一笑,道:“村长过誉了,不过是些许人情世故,不敢居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