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第18章(2 / 2)
苏赫阿那坐在可汗大座上,除了暂时不在部落的苏赫铎,苏赫忽律和苏赫乌苏两个儿子同时列席。拔都可汗不再是下首客席,而是将座位摆在对面,这是对等谈话的规格,此时谈判已至尾声,只需要一点场面话作为收尾。
拔都可汗年老而精明锐利,说话声音沉闷而浑浊,“苏赫大汗既然和魏朝做了交易,今年的冬日应当又好过了,听闻贵部已经连续五六年没有冻饿死人了,不愧是守着黄金草场和盐湖矿山的部族,不像我这等穷苦部落,要靠勇士拿命来拼……这家底可真叫人羡慕。”
不知是不是别有用意,拔都可汗最后的“羡慕”词汇使用的是雪域古语,既有羡慕之意,也有“眼馋”的语义。
苏赫阿那笑了一声,语气很平静,“一个勇士长成需要十八年,他的价值不应该等于十八袋麦子。”
拔都可汗眯起眼睛和苏赫阿那对视。
雪域人大多黝黑而面部平实,鼻梁较低,长期放牧或者游猎会让眼睛周围有一圈类似眯眼时的褶皱,眼睛颜色为黑棕,与魏人的混血则显得五官深刻一些,皮肤也会呈现稍浅的小麦色。
这倒不是绝对的,只是拔都可汗恰好是这种标准雪域人的外表,而苏赫阿那肤色浅于雪域混血,五官浓烈而俊美,一双灰蓝色的眼眸冷冽中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确实如同巴特铁木尔曾经说的那样,压根不是雪域人的模样,或者说根本不是雪域贵族和部落可汗该有的长相。
在克烈部,这样的白奴和白奴混血是最下等的奴隶,反倒是一些正常雪域部落里地位很低的魏奴,在克烈部是不能随意打骂折磨死的,有些甚至能成为管事一类的高等奴隶。拔都可汗厌恶这种长相,从三十年前开始。
但对着苏赫阿那,他还是露出笑容来,没有往下深说,只是道:“一个好小伙儿可以为他的家人换十八袋麦子,能熬过一个最严酷的冬季,这是仁慈。”
苏赫阿那不置可否,谈判已经达成,他和魏朝的通商至少不会遭到明面上的骑兵劫掠,至于更多的,只要出了雪域,他也并不会管那些盐铁流向哪里,但他的粮食绝对不能被人动。
林一就是在这个时候伸头进来的,她敏锐地发现主帐里气氛不够好,尤其她的男人表情比较严肃,于是她也立马严肃地看向对座的老头儿。她大步走上前,路过时故作不经意蹭了一下拔都可汗的肩膀,一股无法抵抗的巨力把老头蹭了个趔趄,还是从席的克烈部二王子一把扶住了自家父汗,自己也被带得剧烈晃了晃身形。
拔都可汗这辈子都没遇到过这样拙劣的报复,最关键的是这不是明显的推,只是蹭到一下,反而他仰头往外跌的样子看起来简直像意图碰瓷的老头。
老头被扶稳时,林一已经坐到苏赫阿那旁边,沉着一张鸟脸帮忙镇场子了。
“这位……是魏朝的玲珑公主?”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