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斗室启须将前嫌抛(2 / 2)
左右出来的早,时间还富裕……
可以上门??这可是你们说的。
他磨磨牙,惦记着那几个寄家信还不忘嘲讽他们要早起上朝的混账。
看这家宅子的是一对中年夫妇,面相都和善。
虽不一定认识上门的二位大人是谁,但认得他们身上的服色和补子,当下便极热情地请进门。
不等他们别扭措辞开口,就主动端上了餐食。
千求万求,望几位大人千万赏脸,别嫌弃样式普通就好。
杨驻景一口一句“叔叔姨姨”,语气又脆又甜,模样不知多讨人喜欢。
在得到自己爹的“吃吧吃吧回去再揍你”的眼神后,杨小侯爷再不拘谨,抓起就啃。
当天,宫里宫外就都知道了杨戎生父子与礼部常尚书在某家宅子用过早餐的事。
有些讲究的,说这是胡闹。
上朝可是无比神圣的事情,怎么可以在途中停下吃饭?
宅子的主人远在外地,怎么还真的好意思上门打扰?
另一派则说:
连常大人这礼仪表率都干了,我们有什么干不得的?
再者,上朝怎么了?
难道官至四品,人就不用吃不用喝,餐风饮露就能活着了?
那日过后,那家的府邸竟在早朝时分日日门庭若市。
大人们也不白吃白喝,照市价给钱。
打理宅子的下人们知道这都是自家主人的人缘,也都尽心奉着。
许多朝中大员的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虽说做到这个位置,谁家里也未必差那口饭。
但比起在家里早早起来,披上冷衣冷袍,吃一点清淡的要命的东西就孤零零上路;
能和同僚们热热闹闹一起吃过,总归是更幸福的。
说点闲话,交流点信息,约定一会上奏时互相掩护互相当托……功能多得很。
有时候在这打过架了,上朝也就不必打了嘛。
一举几得,欣欣向荣。
一花独放少颜色,百花齐放才是春。
见这一家繁荣了,别家规矩不那么严的心里也活络起来,收拾收拾造出了许多小铺面。
起先还是自家做些简单事情,方便路过的朝中大员,到后来竟开始向外出租。
??几位心系民生的外任官员表示:
房子闲着也是闲着,做点什么总比空放着好吧。
一时间,万紫千红,争奇斗艳。
这几条路上的繁华,能保证即使大人们出门时是光着的,到了宫里也能打扮得风华绝代红光满面。
如此奇景,大概也只有在本朝初建,大家都没什么架子的时候才有可能出现。
先帝从病榻上爬起,大叫一声“胡闹”;
可一看见户部收上来的可观税金,圣明的先帝他老人家又躺回去了。
民生嘛,为了民生。
万姓高兴,他就高兴。
从头至尾,只有工部一群人受伤:
费尽心思规划好的皇城周围景观,就这么被划的支离破碎!
户部工部那一次结下的梁子,据说至今还没有化解开。
……
马车停在一家小铺面前。
沈厌卿捧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