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双满月宴(1 / 2)

加入书签

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其实这句话倒过来说也不差。何七刚解决了卢氏生病这一桩近忧,卢氏转头就给她添了这么一个远虑。

按照何七的计划,在卢氏的身子大好后,便可找个由头或者想些法子,重新管事。待卢氏“东山再起”之后,她便可以继续安心当每日只需吃吃喝喝的老幺了,最多也是和陈姨娘院中那几个庶兄上演一些争家产的戏码,这对上辈子曾在职场摸爬滚打过好几年的何七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计划中的这种生活大体来说还是比较轻松的。

然卢氏的打算与何七完全是大相径庭,一个想上进,一个想躺平。何七是不想这辈子把读书的苦再吃一遍了,但卢氏显然不这么想,让何七去考科举的主意看着并不是她一时兴起,而是早就打定主意了的。这使何七才明白过来,为何卢氏要撒一个这么大的谎,叫她变成众人口中的“七哥儿”,就是为了让她能够像男子一样去考科举。

其实要考科举,临江府还真是个好地方。就如同临江的商人一样,临江的书院在大历也是闻名的。不要说临江本地的学子了,就连顺天府也有学子来此地拜师求学。大历春闱的杏榜上,绝对少不了临江学子的姓名。就连府中丫鬟的闲聊之中,也时常能听到某个书院的轶闻。

临江府是个读书氛围浓厚的地儿,这点何七是知道的。在临江,只要是家中有点闲钱,就会把孩子送去学堂上学。且临江商人多,从来都不缺有钱的人。是以每年在临江踏入求学之路的学子如同过江之鲫,而人多也就意味着这读书上的角逐可不是一般的激烈。

想要真正的科举入仕,就是要参加每三年一次的春闱,还得在春闱里头取得一个不错的名次,不然也只是个朝堂中的边缘人物。当然,这对大多数学子来说已经是相当理想的情况了。要参加春闱,你首先要一路过关斩将,从县试府试院试再到乡试,最后才是会试和殿试。

这一路已然是十分不易,更别说还是在临江这地方。何七对这其间的具体细节并不太了解,但上辈子还在读书时曾学过关于科举的流程,即便是很遥远的记忆,但她对科举的复杂流程还是印象深刻。哦对了,好像还有一篇叫《范进中举》的课文,何七觉着自己说不准也最后也会像他一样,不过范进起码还能中举,在临江,能中举已经是要烧高香了。

总而言之,对于卢氏给她安排的路,何七是比较灰心的,她既不想读书,也不认为自己可以读出什么花来。不过现在她还这么小,多想无益,还是等到她能开口说话再说吧。

……

于是就在这种混混沌沌之中,何七迎来了何宅的双满月宴。至于为何要说这是何宅的双满月宴,是因着这宴席是陈姨娘一手策划的,她名义上是这宴席的主人公之一,但多半是给陈姨娘的六哥儿何怀环做个陪衬的,就如同那个让卢氏不悦的名字一样。

“这便是念哥儿吧,长得可真俊,跟他娘一样,来,快让小姨抱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