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5 章(1 / 2)

加入书签

元若甫在暗屋子里跪了一天一夜,膝盖实在太疼,没走几步就动不了了,眼睛也被东边的晨光刺疼,只好原地蹲下,等赵氏过来扶他站起。

他好不容易来趟三清庙,跟赵氏请示过,先赶去佛堂里补磕了头,才走到庙门外的小马车边,准备回府。

膝盖是真疼,他连脚凳都踩不稳,多亏有元安半拖着他,一点点爬了上去。

“都让你别太实诚,能懒就懒一会……看把自己累成什么样了?”赵氏一边善意地数落,一边伸手拉起他的裤腿。

元若甫反应快,赶紧拦了拦,拿眼睛朝姐姐看,劝赵氏说自己没事,只有一点皮外伤。

赵氏松开手,又问他堂哥昨天还爬不起床,怎么一夜过后病就好了。

还能因为什么?

元若甫笑了笑,旁的不说,只把王真人将堂哥关在密闭屋子,还点了熏香,堂哥又不敢喝他倒的水……这些事都讲了出来。

惹得姐姐捂嘴直笑,“大伯母这回失算,没占到便宜呢!”

赵氏却不认同,提醒元晴说,这些话不好去外面乱讲,所幸元若甫只跪了一天,没有受太多委屈。

他母亲的性子使然,卑微的日子过惯了。

元若甫知道这会怎么劝母亲都没用。

只怪大伯家是嫡子,身份比他家不知高贵多少,大伯母不开心了,随便捏个理由,就可以挤兑他们家。下跪,都算轻的了。

要是他们不懂事,往外乱传,被扣上污蔑兄长、长嫂的罪名,这便要惹来更大的麻烦。

这会他先忍着,等祖父得知堂哥装病,大伯母连同庙里的真人来逼他下跪,他倒要看一看,祖父会不会认清大伯母和堂哥的本性。

又算算时辰,他还打算赶去书院,迟到也比缺席要好。

可马车刚一启动,忽然大房的马夫掉头跑回来,将他们的马车给拦了下来。

那马夫直言让他一家把马车让出来,元安追问原因,马夫一边把行李往下扔,一边解释说,大奶奶的马车坏在路上了。

一听是这么个原因,赵氏忙拉住元安,不敢再问下去。

一家四口乖乖站在路边,目送马车走远,正犯愁,身后传来林苏的喊声。

元若甫回头,就见林苏朝自己跑过来,后面不远处停着一辆宽敞的大马车。

这里刚出了三清庙,林苏一家必定也是去过庙里。

元若甫没多问什么,只跟母亲、姐姐介绍林苏,是他书院的同窗,亦是礼部尚书府的嫡长子。

元晴与这林家女儿有过一面之缘,但不认识林苏,浅浅笑着问了安。

林苏也问候过赵氏和元晴,便邀请他们一家去自家马车上坐,可以捎带他们回国公府。

赵氏立刻就摆手推辞。

她刚受了大房李氏的“管教”,只愿本本分分地过日子,不敢再有越矩的举动。

但是她更明白,儿子能和礼部尚书府结识,对儿子今后的前途是绝对有益的。

于是她也没完全回绝林苏的邀请,单让元若甫去坐林家的马车,抓紧赶到书院,她自己和元晴另外想办法回府。

“这样不妥。”元若甫道。

此处荒郊野岭,哪有办法可想?

何况母亲和姐姐两个弱女子,再加上元安一个孩子,要是碰上打劫的,后果不堪设想。

“林苏,快请他们上马车啊!”

几人正站在路边僵持,只听林家马车那边传来一道妇人的催促声。

还不等元若甫扭头去看,林苏先介绍起来,“那是家母,马车里还有家妹。”

元若甫往马车方向施了一礼,看见两抹身影倩倩下了地。

他记得原书中提过礼部尚书林家的情况。

这位林夫人姓齐,二品诰命夫人,如今一见,齐氏的举手投足里,果然尽显高门贵妇的气势。

旁边跟随的那个女孩儿,约莫十来岁,面庞秀气皙白,只是脸颊挂了好些眼泪,看起来像刚受了委屈,哭过似的。

元若甫多想了会,林苏的妹妹……是叫林潇吧。

这女娃最后的命运,原书的番外里提了那么一笔,说她在三清庙的二僧寺庙里隐居了一辈子!

敛住思绪,元若甫对走近的齐氏施礼,又给林潇问了句好。

“你就是元若甫?”那齐氏秀眸微凝,细细打量他,终是笑了起来,“听林苏说起你,我就很想见一见,没想今日碰上了,便是有缘分。”

又转向赵氏,和蔼道:“妹妹不要推辞,请进马车聊上几句!”

话已至此,赵氏不好拒绝,就硬着头皮接受了林家的邀请。

林家马车宽敞豪华,坐起来比自家的舒服很多,马夫赶路也很稳。

一路上,齐氏问起赵氏是哪人,家中父母现在何地,赵氏都一一回答。

另一边,元晴和林潇挨在一块说悄悄话。

元晴笑得格格,林潇却总显得心不在焉,拿眼睛往赵氏那边看了又看。

等听到赵氏说起广西邕城,她乌黑的眼眸顿时一亮,一眨不眨盯着赵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