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四章(2 / 2)

加入书签

阿卿颔首,“多谢姑娘。”

荼弥闻言,转眼打量着她,虽然戴着面纱,但一双眼睛却是极为好看,瞧着有些熟悉,像是在哪儿见过似的,又一时想不起来。

“如此,姑娘便歇会儿罢,小侯爷去了宛宁院,想来一时半会儿不会回来,待他回来了,我替姑娘问问日后在哪处当差。”

阿卿再次言谢。

待荼弥转身走了出去,她便关上了门,打量着这间屋子,许是一夜未眠的缘故,很快困意袭来。

再醒来时,天色已近黄昏,竟然没有人来吵醒她。

她从榻上起身,深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吐出,像是心气都通了似的,许久不曾这般轻松了。

下了床榻行至桌边,自顾倒了些水来喝,做罢这些,她推开了门,不曾想,荼弥竟然就站在她门外。

“阿卿姑娘……”荼弥抬眼看到她的面容,忽然愣住,话都僵在了嘴边,站在原地呆愣了片刻,惊讶得合不拢嘴。

明眸皓齿,顾盼生辉。

想来便是这样的美人罢。

许久回过神,她才察觉失态,窘迫地笑了笑,道:“真是巧了,我正要喊你醒来。”

“姑娘这一觉睡了好些时辰,方才小侯爷从长公主那儿回来时,还问起过姑娘一回,听说姑娘在歇息,便没有打扰。”

阿卿闻言,没有接话,半响才淡声道:“是我疏忽了。”

荼弥“噗嗤”一声笑出来,拉着阿卿的手,“我没有怪罪你,只是告诉你这些你该知道的,好了,好了,想来你该饿了,我从厨房拿了些吃食过来,你吃上些。”

她走进去,将提盒中的饭菜端出来放到桌上。

“多谢荼……弥姑娘。”阿卿道,她听晏小侯爷这样唤她。

“小侯爷说你身子不好,且先将养着,正好你带了两副药回来,等会儿交给厨房的人,让他们煎好了送过来。”荼弥嘱咐她。

阿卿一一应下。

荼弥这才放心离开。

之后连续几日,阿卿大多时候都是待在自己房中,日常调息,早早入寝,心口的疼痛亦在渐渐减弱。

翟庄给她开得两副药,正是安神静心的药,大概是猜到她夜里难眠。

只是她也好几日不曾见到晏小侯爷了。离开琼华楼时,她故意顺着晏小侯爷的话往下说,不过是想着日后住在镇国侯府,行事方便,也有了侯府作为依仗。

但晏小侯爷对她,终究还是怀有戒心,换句话说,她如今对他的踪迹一无所知。

她也该动身去看看了。

月黑风高,万籁俱寂。

房梁之上,一行黑衣身影轻踩着瓦砾,不声不响躲在屋瓴之后,居高临下望着灯火通明的镇国侯府,等待发号施令。

一支穿云箭划破长空,透过窗棂射了进去。

简行站在窗边,听着风声,只见他偏了偏头,忽然伸出手,便轻而易举抓住了箭尾,转过身走回来,端正地放在案桌上。

屋内不见晏景玄身影。

“刺客,来人呐,有刺客。”起夜的下人亲眼看着一支箭从眼前飞了过去,他顺着箭尾看到了屋顶上的黑影,大声惊呼。

方才射箭的刺客见状,正要再放一箭杀了那正在呼喊的下人,却感到旁边安静地吓人,他竟然感受不到同伴的气息,像是死了一般。

如同提线木偶一般僵硬地回过头,他看到了锦衣卫指挥使乔策,一身黑色飞鱼服,肩上扛着绣春刀,对着他露齿一笑,在漆黑的夜里,如同阎罗,格外骇人。

“惊喜吗?害不害怕?”他躬下身,抬起那刺客的下颌,轻声问道。

不等那刺客回答,他手上微微用力,便卸掉了那刺客的下巴,转过头高声吩咐,“带回诏狱,好好审问,哪个不要命的,敢行刺小侯爷。”

锦衣卫行事,向来无须担心,他们不仅带走了尸体,还抹掉了血迹,像是过了这日,便没有人会知道,这里曾发生过什么。

向来凡事总有例外,今日便是。不远处的另一屋顶之上,拨开苍茫的暮色后,会露出一个纤细黑色身影,从一开始便盯着他们。

阿卿悄然从窗户回到屋内,刚换下一身行头,便听到了叩门声响。

“阿卿姑娘,阿卿姑娘。”

她将换下来的行头藏好,才缓缓走到门边,打开门,看到是荼弥。

“有事吗?”她问。

“阿卿姑娘,你没事就好,府里刚刚混入了刺客,刺伤了小侯爷,小侯爷派了人要搜查咱们住处,让咱们先去花厅候着。”

阿卿微微皱眉,这小侯爷唱得哪出戏,不说受伤,只怕那些人连他一根汗毛都没有被碰到,更别提什么有刺客混入。

既然好端端的,为何搜查住处?

阿卿忽然眼睛紧缩,难道他刚刚并不在房内,而是同她一样,也在屋顶?不仅如此,还发现了她的踪迹?

他在怀疑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