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9章刘元颖曹操来使(1 / 2)

加入书签

在汉室忠臣徐?帮助下,传国玉玺再度落入徐亮之手。

袁术旧部悉数投降,徐亮麾下武将人数再度来到了165名。但因此次攻城有所损失,他从降兵中多抽调了些士兵,以补上这个窟窿。

就像上次模拟一样,九江郡其余各县,在得知寿春已被攻破、袁术身死消息后,纷纷望风而降。

如此,九江郡再次划归徐亮势力版图中,追平了上次入朝为官前的巅峰水平。

随后,徐亮令高顺回往宛陵,督运粮草20万石至寿春,以解决九江缺粮问题。

又令吕布写信给河内郡张扬,遣人带上金器前往河内购买52匹上好战马。

别问为什么就只买这么点,多出来的2匹零头又是什么鬼。

问就是因为财力不允许。

寿春府库中那些金器宝物,尚还需留着重建九江郡这个烂摊子。所以52匹是精心计算好的,真的多一个铜板都挤不出来了。

况且,他从张扬处买战马,全程都要经过曹操领地。他固然信得过曹操,可怎知曹操麾下那些地方郡守就不会见财起意呢?

“小心驶得万年船!”

徐亮这般告诫自己,绝对不会重蹈吕布覆辙。

而其他各郡也没有太多余钱,还要留着夯固城墙,建设水利、发展农事之用。

徐亮眼下有心想给麒麟军升级装备,可惜一时间却也拿不出钱。

“唉,只能慢慢发展,等百姓安居乐业,有能力缴纳赋税后再说了。”

他微微一叹。

反正他现在拥有丹阳郡(大部)、豫章郡、九江郡和庐江郡,已经占据了扬州绝大部分,只要给时间休养生息,完全不愁发展不起来。

寿春城,作为原扬州州治所在,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是中原进入扬州的门户,居于淮水南岸,可扼水而守,是阻挡北上之敌的绝佳之地。

自古就有种说法,叫守江必守淮。

这是因为淮泗水系,是阻挡北方骑兵的第一道天堑,只要守住此,就可获得足够的战略纵深。

而对目前的徐亮来说,守住寿春,更是就等于守住了整个江东。

这也正是历史上,孙权为什么屡屡和合肥过不去的原因。

正是想把战线推进到淮水附近,将东吴水师陈列于淮水之上,如此直接就将威胁到许都,进可攻、退可守。

只可惜这个战略目标,却被卡在了合肥这个点上,一辈子也没能完成。

孙十万完不成的目标,徐亮已然轻松完成了。

接下来,他亲自率领平东将军吕布、偏将军黄忠、中护军高顺镇守寿春,城中常驻带甲精锐整整一万。

实力摆在这里,谁来都不好使!

……

“报!”

“主公,殿外有一在野人士前来求官!”

花了两日时间,徐亮方部署好寿春守备,正回到城中皇宫休息,一士卒匆匆来报。

“在野人士?”

徐亮惊讶,却也没做考虑,道:“快把人请进来。”

“是!”

很快,一身穿儒袍、相貌儒雅的中年男子进入,朝向他深深作了一揖道:“草民刘馥刘元颖拜见徐使君!”

“免礼。”

在听到来人自报家门后,徐亮眼中闪出异彩,心中顿时就有底了。

心想真是缺啥来啥,自己真不愧是虚空之子,这运气简直爆棚了啊。

他脸上却是不动声色,笑问道:“不知刘元颖此来是为求什么官?”

刘馥再度拜了一礼,恭敬道:“我此行路经合肥,见合肥几至荒凉成一座空城,心生颇多感慨。”

“今愿求合肥长一职,为使君治理合肥,吸纳人口、发展农事水利,以使合肥重焕生机。”

说完,刘馥悄悄去看徐亮反应。

此前中原战乱不休,他为了避难逃至扬州。

眼睁睁看着富庶的江淮之地被袁术搞得乌烟瘴气、人口凋零,心中感到痛楚万分。

这次渡江前来九江,他本是为了北上投靠曹操,顺便劝说袁术部将弃暗投明,一起归顺朝廷。

可哪里想到,这才刚赶到合肥,就听说寿春已被徐扬州攻破,袁术也已被杀。

刘馥顿时就改变了主意,他觉得这个徐扬州并不比曹操差,又实在不忍江淮百姓疾苦,便决定留下来帮忙重建九江。

只是此番毛遂自荐,自会掉了身价。他自知可能不会受到重用,所以才只敢求了个合肥长,还不知徐扬州会不会同意他的请求。

就在刘馥这般忐忑之中。gΟиЪ.ōΓG

徐亮却已是匆匆起身,快步迎上前,握住刘馥的手道:“以先生大才,小小一个合肥长又怎能体现先生才能?”

刘馥惊道:“使君意思是?”

徐亮正色说道:“我愿拜先生为典农中郎将,负责治理整个九江郡,先生以为如何?”

“使君!”

刘馥惊呆了,声音都有些颤抖起来。

他实在不知,这明明是两人第一次见面,此前他也名声不显,可眼前的徐扬州为何会如此信任他?

这份沉甸甸信任,让刘馥惊疑同时,却又感到无限喜悦、感激。

刘馥当即跪伏于地,感激涕零道:“刘馥拜谢徐使君,愿为使君肝脑涂地,以报知遇之恩!”

“快快请起!”

刘馥的到来,让徐亮解了燃眉之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