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2 章(1 / 2)

加入书签

柏颜的第一部电影,长达三个小时,片名是《迁徙》。

这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故事。

以候鸟临水而立,迁徙划破长空开启画卷。

讲的是几十年前饱受灾害苦难的人民,经过长途跋涉,来到另一处扎根的故事。

原本富饶的黑土地上,历经洪水、饥荒、战乱,终于无法再忍受下去,成千上万的人开始迁徙。

他们徒步前行,落在大地上的影子就像是天空中飞鸟的影子。

路上有人生病,有人失去信心,有人倒下再也没站起来

望不到尽头的迁徙队伍,也看不到前路的迁徙方向。

路上遇到了许多斑驳的枯死的老树,走不动的老人就停在树下,把最后一滴水递给年轻人,自己就植根在树下了。

“我就在这树下,哪也不走了。”

“以后有机会再来接我回家。”

刚刚生下的孩子就要被交换,易子而活。

痛苦的女人悲鸣不已,又有老人颤颤巍巍站了出来:“用我的肉吧。”

无法照顾母亲的男人跪地捶胸,涕泗横流,为自己的无能呐喊。

老人面带笑意,在婴儿的脸上轻抚而过,又托起儿子的脸颊,轻声道:“孩子,以前你在我肚子里,现在我在你的肚子里。你带着一起去,也算是一起去了新地方。”

最后到达终点的人寥寥无几,他们在这里继续扎根生长,若干年后,黑土地平复。

他们在茶馆里聊天,有人从北方过来,笑着和老板聊天:“老板,你这个口音和我老家差不多啊。”

老板一愣,满是皱纹的脸上浮现笑意:“我也是那边过来的。”

搭话人恍然:“逃难来的吧。”

老板笑了笑:“是迁徙。”

————————全剧终。

全剧沉重又弥长,平铺直叙的拍摄方式,却伴随着苦难和死亡,坚韧和希望。

姜知晚何曾见过这样的世界?

她一直等到舒缓的片尾曲结束,揭露最后的彩蛋。

彩蛋是枯死的树重新生长,迁徙的候鸟回到故乡。

还有一句题字——

“不啻微茫造炬成阳。”

姜知晚吐出一口浊气来,她全程屏息以待,不知不觉中被带入这样平铺直叙的悲苦与逢生之中。

回过神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早已泪流满面。

姜知晚伸手擦拭脸上滚落的泪珠,又把电影拖到了最前面。

她这一次看得更认真,更加投入。

又看出了不少的细节和伏笔。

脚底板磨破流血的小孩,还在抱着黑色的馒头笑。

不愿放弃家人的女人,手上被麻绳嵌入深深的印记。

里面的场景全都是实景,里面没有主演,所有人都是主演。

而柏颜就是靠这部电影获得了新锐导演奖。

姜知晚翻出柏颜的获奖视频,在视频中主持人问柏颜为什么要费这么大的力气拍这样一部电影。

一部绝对不符合主流,也不会受到电影院欢迎的电影。

柏颜神情淡淡,不见丝毫波动:“总会有人去拍。”

她没有解释,也没有说些官方话语,叙说电影的艰辛和苦难,表情清淡,像是这部电影就是一部最简单的电影。

不是她拍,也会有其他人去拍。

总有一天,会有人去拍。

聚光灯照在柏颜黑色长裙之上,冷白的肤色隐于雪玉中,黑色长发随意披散,又冷又清。

场下人掌声如潮。

不知不觉中,天已大亮,还是手机里不断的艾特和振动声惊醒了她。

姜知晚拿过手机一瞧,已经是七点半了,群里的小伙伴都在问今天有什么安排,去哪吃东西。

整夜过去,她还没从那种震撼中回神。

她从视频中勉强回过神,在群里回复大家:

【——没有好的选择,我就在家吃了。】

她年轻,体力也好,不过是熬了个通宵,神情也没丝毫颓靡,只是起身随意洗漱一番,照例选了一副漂亮的银色耳骨夹给自己戴上。

楼下陈姨见她出来:“碗碗小姐,今天在家里吃早饭吗?”

姜知晚点头:“嗯,再多做一份,我带走。”

她懒得出去和小伙伴们折腾了,就在家里吃点。

陈姨擅做中式早餐,今日在市场里拿了条新鲜的虹鳟鱼,见姜知晚要在家里吃饭,开心得不行,连忙处理鱼肉,又取出黑猪肉,调馅料,擀馄饨皮,做了一顿鱼肉馄饨。

配上鸡肉吊清汤,撒入虾皮和紫菜,香味浓郁。

煮馄饨的同时,还不忘蒸上几个蟹黄灌汤包。

姜知晚正坐在餐厅里等食物呢,没想到姜道早从外面进来。女人留着利落短发,西装笔挺,眉眼深邃漆黑。

姜知晚见到她很是诧异:“姐,这个时间点怎么回家了?”

姜道早凌厉眉眼有些懒倦,她说道:“刚从外面回来。”

她拎着一盒糕点递给姜知晚:“给你带的礼物。”

姜知晚喜滋滋地接过去:“谢谢姐。”

她把糕点放在桌上,招呼道:“姐,来吃早餐,今天吃鱼肉馄饨,还有蟹黄汤包,可好吃了。”

姜道早点头应了声“好”,又说:“我先去洗漱。”

陈姨见今天两位小姐都在家里吃饭,更是高兴,又添了道柠檬百香渍甜虾,揉了几个小的粢饭团给包上,配上豆花和开胃酸菜和萝卜。

陈管家也被她叫来做事,他看向那些极其耗时间和功夫的早餐,忍不住说:“你早上就给我们做两碗面,连个虾皮都不放。”

陈姨白了他一眼:“你哪里和碗碗小姐她们比。”

陈管家笑笑,倒是他自讨没趣了。

馄饨端上来的时候,姜道早还在楼上洗漱,没下来,姜知晚便看向手机,把自己的早餐发在群里给大家看。

小伙伴们都是中国胃,纷纷刷起一片吸溜声。

【——手里的三明治就不香了。】

【——这面包怎么那么腻口啊。】

【——想吃】

【——直接去小碗家里抢吧。】

姜知晚乐了,回道:

【——来啊,不过我姐在家。】

群里陷入静默时刻,纷纷找补道:

【——家里的面包还可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