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祭酒(2 / 2)

加入书签

今日皇帝的旨意虽听着吓人,但见祝厂臣的样子便知道,这人点到为止即可。为首的锦衣卫间相互交了个眼色,开始行仗。

祝英掐着时辰,眼见徐青芜飞鱼袍上殷红了一片他抬手起手,正欲吩咐什么,却见那道上来了几位宫人,他定眼一瞧为首的身着素青色宫装的人正是慈宁宫的掌事云姑姑。

祝英暗道不妙,他连忙亲自上前相迎:“云姑姑,这大清早的太后她老人家有什么吩咐,您差个人来通传便是了,何必亲自过来跑一趟。”

被唤作云姑姑的人眼神淡淡地扫过一旁正受廷杖之刑的徐青芜,她是宫里的老人了,又是深得言太后赏识,哪怕是皇帝见了也得看在太后娘娘的份上给些薄面。

云姑姑不动声色地说:“祝厂臣,太后娘娘听闻皇上因早上的事在殿内动了气,特意让奴婢过来给皇上送些糕点过来消消火。”

祝英顺着云姑姑的挪步而动,心想太后她老人家还真是耳聪目明,这边才打了板子,那边就派了人过来。

“劳烦太后娘娘忧心了,臣这就替姑姑给皇上送过去。”

说着他伸手准备接过云姑姑手中的食盒,却见她站在原地看着他没动,祝英愣了愣随即抬头看向她。

“太后娘娘一片苦心,奴婢得亲手交到皇上手里才好回去交代,不是吗祝厂臣?”

“您说的是,皇上向来最听太后娘娘的话,有您亲自过去想必皇上定然不会误了用膳。”说着,他侧开身子引着云姑姑进了内殿。

“皇上,慈宁宫的云姑姑求见。”祝英小步走进来弓着身子说道。

李昌烨放下手中的批红笔,抬起头:“让她进来。”

云姑姑迈着清缓的步子走了进来规矩的向皇帝行了礼后,将食盒递给身旁伺候的内侍说道:“皇上,太后娘娘听说您近日宵衣旰食,特意嘱咐小厨房做了爽口的糕点带来给您。”

内侍接过沉甸甸的食盒,将其放置在皇帝身前的红木桌上,小心翼翼的揭开盖子,映入眼帘的是红白相间精致糕点。

在看清那盒中摆放的糕点后,祝英瞳孔刹那间放大,握着书稿的手不禁开始微微颤抖。

面前这盘枣泥山药糕,从形状到摆放方式都与皇帝的那位不能被提及的生母顾氏所做的一模一样!

这边太学学生借谢家女入宫闹事,那边太后就送了这样一盘糕点过来,这其中警示敲打的意味不言而喻。

几番心里斗争后,祝英上前硬着头皮将那盘枣泥山药糕放置皇帝面前,随即后退一步垂首而立。短短几瞬,后背生出了一阵冷汗,他不敢想象此刻皇帝看清桌上的东西后会作何感想。

殿内的几个人各怀心事,一时间气氛凝固起来。

李昌烨眼神自那鎏金盘上淡淡地扫过随即说道:“有劳云姑姑亲自过来,替朕谢过母后,让她莫要忧心,近来天气阴晴不定她也要多注意身体,好生休息。”

云姑姑笑着颔首:“皇上孝悌太后必然欢喜,只不过这枣泥山药糕趁热口感最佳,皇上不要辜负了太后娘娘一片苦心。”

李昌烨微眯了眯眼睛,似乎是极力忍耐些什么,良久他从盘中拿起一块糕点,放入口中缓慢咀嚼。

云姑姑见状也不再刁难,福身行了礼:“如此太后娘娘便安心了,奴婢就不打扰皇上处理事务,先行告退了。”

一旁的祝英眼疾手快过去开门,笑着说道:“姑姑您慢走。”

门外锦衣卫已经行刑完毕,正在等候吩咐,祝英见那素青色的背影渐行渐远后,他连忙跑到徐青芜身边招呼人手将他扶起来:“徐大人大人您没事吧!”

徐青芜在搀扶下缓慢起身,行仗的人手下都有分寸,这五十棍虽然看着吓人,却未伤及本理,仅是些皮肉之苦。他简单的整理了下仪容说道:“劳烦厂臣替臣告知皇上,臣无碍。”

几个内侍抬了担架过来,祝英搭了把手把人扶上去正欲开口说些什么便听见殿内突然传来东西摔打声,他和徐青芜一同望向了殿内。

他们二人都是陪在皇帝身边的老人了,对他的过往以及那些不能被提及的宫闱秘事也一一熟知。二人相视了一眼,彼此心照不宣的都没有开口讲话。

良久,祝英转回身说道:“那就不送指挥使大人了,太医院的人已经在去您府里的路上了,大人您多保重。”

徐青芜趴在担架上点了点头,对身边的人示意后,内侍抬着担架掉头离开。

门口站着的几个内侍正瑟瑟发抖,见他们的厂臣终于忙完将人送走了,连忙小步跑到他身边颤抖着问:“厂臣,您快想想办法吧!皇上发了这样大的脾气奴婢们也不敢贸然进去打扰啊!”

若说起当今皇帝面前最忌讳提起什么,他跟在李昌烨身边这么多年早已经铭记于心。

一则是他出身低微早逝的生母顾氏,

二则便是被逼不告而别远走他乡的心上人,谢家庶出一脉威远将军的独女,谢禾宁。

祝英望着殿门良久后叹了口气,对身边的内侍招了招手:“速去未央宫请谢姑娘过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