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太尉退了一步?动机证据声势三部曲(1 / 2)

加入书签

  

  <img src="https://www.yiyeshu.cc/files/tmp/img/10825b6f-3a64-432d-88c5-5a102e8e0d2a.png">

  熏笼中燃烧的炭火时不时发出些微响动??是新加进去的炭火烧到极致的瞬间,骤然裂开的声音。

  <img src="https://www.yiyeshu.cc/files/tmp/img/309336f0-96ca-474a-b280-4cd5fe26a8e1.png">

  <img src="https://www.yiyeshu.cc/files/tmp/img/5e3a15ab-e57e-490f-b079-6d6dcf264bc1.png">

  皇帝于御案后安坐,正提笔将奏疏一份份阅过去,而长孙太尉则沉默坐在下首。

  半晌后,长孙无忌开口道:“皇后已然留居汤泉宫月余,陛下还是该接皇后回宫。”

  皇帝手中朱笔停顿,虽带着笑容,却很疏远;“朕近来听了些风言风语,魏国夫人处处求神拜佛,求皇后平安??朕倒不知,皇后住在皇家汤泉宫静养,怎么就不得平安了?难不成,朕还会害了皇后不成?”

  <img src="https://www.yiyeshu.cc/files/tmp/img/a0fb00af-a498-48fd-b6bd-4961c6c41a6f.png">

  长孙无忌蹙眉道:“臣不至于如此想陛下。”

  <img src="https://www.yiyeshu.cc/files/tmp/img/ce144627-4266-46b5-a29d-cdcbafd095ee.png">

  见皇帝再次低下头,似乎无意多说,长孙无忌再次开口:“陛下。”

  <img src="https://www.yiyeshu.cc/files/tmp/img/c6b8eaef-3ef0-4565-b9ac-a59fe402b9d2.png">

  “方才陛下说起外头风言风语,臣倒是也听了一些??陛下是否有废后之意?”

  皇帝平静抬头,似问询一道寻常诏令一般,问道:“朕若有,太尉觉得如何?”

  长孙无忌叹道:“陛下,皇后是先帝为陛下所择。废后必使社稷不安。”

  “不。”皇帝道:“父皇为我选的是晋王妃。”

  <img src="https://www.yiyeshu.cc/files/tmp/img/dfebad8b-096c-4f9e-8240-8ab8065536a1.png">

  “朕做太子有六年之久,可终父皇一朝,柳?最高的官职不过是兵部侍郎。直到朕登基,柳?迁中书侍郎,次年,同中书门下三品,再为中书令。”

  皇帝专注望着太尉:“此事……舅舅是如何想的呢?”

  长孙无忌心下一松:已经许久,未闻皇帝以舅父唤之了。

  他原就想着与皇帝切谈一番,此时便直言道:“陛下,臣并非任之以亲:以柳?之能,在中书令任上并无疏漏,也是担得起的。且太子生母出身寒微,太子也不能无母家护持,臣是为东宫安稳计。”

  “柳?将来护持太子……正如臣当年护着陛下一样。”

  似是为这句话触动,皇帝的语气变了:“是,就像舅舅当年一样。”

  大约是被触动心肠,皇帝也直白起来:“那今日朕也明明白白问问舅舅。”

  <img src="https://www.yiyeshu.cc/files/tmp/img/1275d0b0-6c10-4203-8de8-9c9c907331e6.png">

  长孙无忌来之前,也早就此事拟好了回答,此时道:“令陛下起废后心思的,大约是皇后一无胤息嫡子;二则轻重不分,不行亲蚕礼之事吧。”

  “亲蚕礼之事,不必陛下再提起,臣亦极恼火。”

  长孙无忌当时得知皇后以病拒行亲蚕礼后,当真是火冒三丈,直接就去问责柳?去了??正好都在中书省,走两步就到了。

  柳?也被太尉训的抬不起头来,简直要被妹妹的帮倒忙愁死。

  有段时间,长孙无忌都懒得管皇后与柳家事了。

  直到后宫武氏独宠,且生下皇子后,皇帝居然为其取名‘李弘’,似乎有偏爱幼子以立储的心思,长孙无忌才率群臣上书,请立皇长子为太子。

  这件事上,他自觉问心无愧。

  无嫡立长,何错之有。

  不过此番长孙无忌做好了与皇帝切谈的准备,也是有所让步的。

  不准备跟皇帝继续僵持下去。

  长孙无忌道:“陛下有废后意,臣其实能够明白几分。是,如今皇后,不如文德皇后远矣。但皇后笃生令族,又到底是元后,且为太子计,臣也请陛下勿有废后之念,使东宫不安。”

  “自此后,臣会约束柳、王二家。”

  “魏国夫人为人糊涂,陛下可降旨令其勿复入宫。至于柳?,臣来安排??他虽有其才,但皇后有过,未行劝谏之事,就先自中书令上退下来,以观后效。”

  “陛下觉得如何?”

  皇帝听完:“原来舅舅都替朕想好了。”

  长孙无忌叹道:“臣只愿朝堂安稳,陛下安稳。”

  *

  长孙无忌离开后,皇帝看着眼前御案,轻声自言自语了一句:“朝堂安稳啊。”

  裙袂微动,媚娘来至皇帝身边。

  皇帝抬头看着她,眼底似乎浮动一点犹豫的光:“媚娘,舅舅退了一步。”若是舅舅能与他一起压制世家,能够……

  媚娘眼神毫无闪躲,也坐下来平静回望皇帝:“不,陛下,不是太尉退了一步。”

  “是太尉让柳家退一步,再让陛下退一步。”

  太尉令柳家把伸的太长的手缩回去一些;再请皇帝原谅容忍一回维持现状。

  媚娘唇边带笑,笑意却冷冽:“自来观史书,只见臣子之间不和,皇帝居中调和,令两方各退一步的。”

  “再未见,皇帝与后族不睦,朝臣居中调和,各打五十大板,令皇帝和后族各退一步的。”

  媚娘就看着皇帝眼底那一点犹豫,像是泡影般消散。

  *

  次日,中书令柳?以才德不足,自请解宰辅位。

  皇帝允奏,去中书令之职,降为吏部侍郎。

  两日后,皇后自行宫还。

  魏国夫人虽得了兄长的约束,知日后不能常来往宫中,但女儿刚归京,岂能不进宫看看,还是没忍住递了名刺进宫。

  这次很快得以入宫。

  见女儿安康无事,魏国夫人差点没哭出来:“皇后一切可安好?”

  皇后见母亲情绪激动,反而不解:“自然安好。骊山景色秀丽,皇帝许我多住些日子,觉得比宫里舒坦多了。”言下之意,似乎还有嫌回来太早的遗憾。

  魏国夫人:……

  她只好收起满腔苦涩道:“好,皇后安好就好。以后我不能常进宫看你了。”

  “凡事只好自己当心。”

  皇后不解:“母亲怎么不能如以往般入宫?”

  魏国夫人想着以后进宫少了,有些话该嘱咐还是要嘱咐,于是把隶芙一起叫来道:“陛下偏宠宸妃,竟有些废后的念头。不过皇后勿忧,你既有中宫之名,又内有太子,外有母家,陛下的念头也只能是念头罢了。”

  “皇后只安居宫中,看着太子便是。”

  **

  自柳?辞宰辅位,又听闻皇后平安归来,并无异样。长孙无忌就觉得诸事又回到了平衡,回到了他期许的那样。

  后位稳固,东宫稳固,朝堂稳固。

  甚好。

  也该准备新岁了。

  *

  “都准备好了。”姜沃在御前道:“明日正好是大朝会。”

  皇帝颔首:“那就如此行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