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59不惑之年姜沃从辛尚书处赚到钱了(2 / 2)

加入书签

  此时辛尚书抱着手炉,跟姜沃开口道:“不知姜相......

  饶是辛尚书多年被各部'要账'练出来的脸皮,此时都有点不好意思,顿了顿才道:“姜相能否将城建署的五个修葺混凝土路’名额,给户部一个呢?”

  他说完后,原以为姜相会作恼。

  却见眼前人依旧是云淡风轻,看不出什么情绪,只是清然问道:“哦?辛尚书府上也想修路吗?”

  辛尚书头摇的异常坚决:“城建署的路,我可修不起!”其价格之昂,简直是听听竞拍底价,就让辛尚书心痛的程度。

  他就准备等着蹭朝廷将来修的‘公路’。

  姜沃继续含笑问道:“那辛尚书要一个‘修路名额'做什么?”

  辛尚书苦着脸道:“姜相可还记得,之前与我商议的,用倭国送来的矿银做些官制银器。之后售于各簪缨豪族,也好充盈国库?”

  姜沃点头,她自然记得。

  如今从海上来的船,她城建署可是只能见到火山灰,半点银子没见着。

  辛尚书叹气道:“大约是官制的银器,样式有些老旧。银器对于官宦之家也不是多稀罕的器物--很有些卖不动啊,如今户部库房里堆着不少银器呢!”

  简直给辛尚书愁死。

  银子这么好的东西,可别砸他手里。

  姜沃之前也听到了一点儿风声:辛尚书是实用流派,他把关做出来的银器,不够精美别致,自然有些不入世家豪门的眼。

  此时看着辛尚书愁眉苦脸状,姜沃忽然想起了那张‘十万斤苹果滞销,帮帮果农!'图片。

  她止住唇角忍不住泛起的笑意。

  听辛尚书苦着脸继续道:“这不我就来寻姜相了吗--若是户部有一条'混凝土路’的修葺名额,我就好把这些银器清一清。跟姜相一样,都是为了国库啊!”

  想必为了竞争修路名额,那些豪门世家是不会介意高价买些银器回去的。

  姜沃听罢,故作严肃道:“唉,辛尚书您之前可不是这个态度啊,您不是特意提

  过,城建署的修葺工作,千万不要寻您户部支领银钱吗?”

  辛尚书那是面不改色心不跳的不认账,脸上全然是错愕之色:“姜相这话从何说起?

  又见姜沃手上正握着一串七宝佛珠,辛尚书就道:“佛家有言,修桥铺路可是渡人而行的大功德!我一向是极看好城建署的!若是国库丰盈有余,不用姜相提,我便去二圣跟前请命修路了!”

  姜沃终是忍不住莞尔。

  辛尚书见她笑了,连忙趁热打铁道:“这样吧,为向姜相表诚心,我愿意自出银钱不费国库,给城建署先捐五贯!

  五贯......

  姜沃沉默了。

  户部尚书做了太多年,辛尚书的'吝啬'已经深入骨髓,一位六部尚书,开口竟然只有五贯。

  *

  在辛尚书当场‘捐出’五贯铜钱身上只带了半贯,交了定金,剩下的与姜沃约定好今日送到,终于如愿以偿拿到了五个珍贵'修路名额’中的一个。

  他告辞之前,回首认真道:“姜相能给户部这个名额,足见姜相一心为公。并不是为己,借着城建署敛财。

  姜沃回礼道:“辛尚书亦然。”

  她手里拎着半贯钱,目送辛尚书的背影离去。

  转头就对上狄仁杰有点复杂的眼神。

  姜沃含笑问道:“怀英,为何如此看我?”

  狄仁杰看着云淡风轻的姜相,想到了前些日子他亲眼目睹的一事--

  姜相与裴侍郎说起户部银器滞销,然后让裴侍郎私下去与辛尚书提一句'修路名额'的事儿。

  可见姜相本来就要给户部一个'修路名额'。

  姜沃知道狄仁杰在想什么,她晃了晃手中的半贯钱,笑道:此生能从辛尚书手中挣到五贯钱,余生免却一大憾啊!”

  狄仁杰也笑了。

  有时,他真是摸不透,姜相在意的到底是什么。

  **

  姜沃将辛尚书的五贯钱,当作自己的生辰礼之一。

  她的四十岁生辰,就要到了。

  麟德二年腊月二十日,圣驾终于到了泰山脚下跸驻。

  只待明年正月初一,正式举行封禅祭天祀地大典。

  礼部与工部的官员,忙于按照早已定好的规制,于泰山之上起建封祀坛、登封坛、降禅坛等祭祀之坛。

  余者官员皆静候正日即可。

  *

  腊月二十五日,是姜沃的生辰。

  这一日晨起,她睁开眼睛,就见到熟悉的身影坐在窗前。

  她揉了揉眼睛坐起来,恍惚以为看错了--竟然是媚娘。

  媚娘的衣饰极为简单,并非皇后的丽服广袖,闻声转头对姜沃笑道:“起来了?”

  有一瞬间,姜沃几乎以为一切是梦境,她与媚娘依旧住在掖庭中。

  不过现在姜沃有了系统的体质加持,不似从前一般睡醒后要愣神一会儿,而是很快头脑清醒明晰起来。

  她披衣起身,走到媚娘身旁坐下:“姐姐是来给我过生辰的?”

  媚娘点头:“我早就与崔少卿说过了。今晨,我来给你煮一碗长寿面。”她面露怀念之色:“从前在掖庭,你我的生日,陶姑姑都会亲自下厨煮一碗长寿面给我们。”

  这回封禅之行,陶枳并未随行,而是带着婉儿住到了宫里,正好替媚娘一起照应着一对幼子幼女。

  媚娘看着姜沃眼睛明亮如辰,思及旧事,不由道:“我记得你少时总是睡不醒。

  有时还是媚娘把她从被子中拖出来的。

  “如今精神却好多了。”

  姜沃笑道:“大概是我越来越像姐姐了吧。”

  *

  姜沃洗漱过后,来到厨下。

  媚娘特意换了简单的窄袖衣裳,正是为了下厨煮面。她煮和盛的时候都很仔细,不肯夹断一根面条。

  姜沃就站在旁边,静静看着。

  *

  两人如之前很多年一样,在桌前对坐。

  姜沃拿起筷子,挑起碗中的一缕长寿面。

  不惑之年的生辰一一

  然她将来之路,如何会不惑?

  姜沃想起前世过生日,父母会让她许愿。

  那时她每一年的愿望,都是自己能够活下去。

  如今,她已经拥有了岁月。

  若再要许愿,她便祝自己:哪怕要经历这世间重重考验、别离、伤痛,以及漫长到此生看不到终局的理想未来--她也要终生持有走下去的勇气,走到底的毅力。

  **

  麟德二年除夕,帝下诏再改年号。

  因封禅事,将年号由'麟德'改为'乾封'。

  乾封元年正月一日,行封禅大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