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72曜初入局前辈的择君经验含39w(1 / 2)

加入书签

  <img src="https://www.yiyeshu.cc/files/tmp/img/90b02b2b-953c-480e-9f45-51416b036504.png">

  姜沃与平阳昭公主画像说过太子事后,起身离开。

  路过案前,余光扫到案上还放着一本看了一半的《后汉书》。

  大概是李师父之前在这里看书来着。

  摊开的这一页,正好是也做过太史令的张衡之传记。

  一句话映入姜沃眼中:“昼长则宵短,日南则景北。天且不堪兼,况以人该之。”

  <img src="https://www.yiyeshu.cc/files/tmp/img/1b3d9ffd-56ee-4c5f-bdd1-d1b442197895.png">

  她不会顾及那么多了,这一世,她只会走她选中的一条路。

  既看到这儿,姜沃索性坐下来,边随手翻着熟悉的《后汉书》,边在脑海中理

  <img src="https://www.yiyeshu.cc/files/tmp/img/1aa807a9-f0ed-4fd5-b361-bcf1cb7a804c.png">

  <img src="https://www.yiyeshu.cc/files/tmp/img/b4cc9b12-82a9-4e8e-a35c-2d098e11fd50.png">

  <img src="https://www.yiyeshu.cc/files/tmp/img/c2d77f2d-7c29-49ad-815f-fde0d065a7e4.png">

  姜沃打开的是她从系统中得到的第一本指南。

  《宦官专权微操:皇帝与朝臣,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一位不幸穿到了晚唐,还不幸做了宦官的倒霉前辈的自传。

  不同的是,这次姜沃没有看任何正文,而是直接翻到了后记。那位无名的前辈,对自己搅动风云的一生,写了简短的总结和感慨。

  系统里的文字没有声音,也没有图像。

  姜沃却觉得见字如见人,笔迹龙飞凤舞,分外肆意--

  ”算来我这一生,前半生行至权巅,后半生操纵朝局,曾两废三立晚唐帝王。”

  “原来朝代走到尽头的时候,废立皇帝就是这样简单的事情,手握兵权与朝臣的人,只需要走上去,将瑟瑟发抖的那个人拉下龙椅。”

  “很难想象。这是太宗皇帝曾经坐过的龙椅。是后世人眼中'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大唐的龙椅。”

  <img src="https://www.yiyeshu.cc/files/tmp/img/22f39798-1b27-4837-bfb3-e8b0d7dae5d1.png">

  <img src="https://www.yiyeshu.cc/files/tmp/img/0ef73b56-827e-4021-9006-a54c345647ac.png">

  “为臣,最要紧的就是择主。可惜,在我太年轻的时候,并不明白这句话。”

  “我第一个扶持的皇帝,是一位落魄的,与我患难与共的庶出皇子。”

  <img src="https://www.yiyeshu.cc/files/tmp/img/39e23273-d5e9-43ee-9e44-2e13dc82bfb0.png">

  “不,没有出现什么富贵后反目成仇的戏码。他一直对我很好,但......他是个无能的好人。”

  “他很善良,所以会对我一个毫无根基的小宦官好。然而他也会对许许多多的人'好',耳根软没主意,让人头疼的要命。”

  “我要做的事太多了,不可能随时盯着他身边所有人。他屡屡被欺骗,被利用来对付我。”

  “我知道,那不是他的本意。他只是个愚蠢的好人罢了。”

  “但我不得不废了他。

  一个愚蠢的队友,远比一个聪明的对手的杀伤力大。”

  “我亲手将他请下龙椅时,他不可置信。”

  “但只有如此。”

  ”因为有前车之鉴。第二个皇帝,我选了个聪明懂得权势而无根基的皇子。”

  “可惜,这位的聪明和爱权,在上位后都用在了内斗上。对他来说,抵御外敌收拾山河,似乎都没有先把皇权从一个有本事的权宦手里夺回来重要。”

  “没法子,不到一年,只好再废一帝。”

  “这报废频率真让人心疼。毕竟衮服冠冕都要重做,还得有个大差不差的登基典仪,这可都是钱啊。”

  “当我终于选对了或许选对了?一个皇帝后,却已经太晚了。”

  “我已经没法缝补这个支离破碎的大唐--一件衣裳,哪怕碎成一千片也能够慢慢缝起来。可我终于找到一位乱世中,或可有作为的明主时,大唐已经成了一缕缕一条条的丝线。”

  “属于大唐的时代,到底是过去了。”

  “我这一生,固然权倾天下,废立帝王。但走错的路也不少,并未力挽狂澜。不知这系统为什么还想要我写一本【自传式指南】。那好吧,写就写,反正还有筹子拿。”

  “所以我给我的指南起了个特别长的名字。”

  “不知道会不会有后人,愿意花权力之筹买这样一本宦官的书没有也好,说明我是特例,还是盼着后人别穿成宦官。”

  “但还是写一些话留给有缘的后来人吧。”

  “若你跟我一样,身份上注定了,不能成为被当世承认的正统帝王,或是坚定了走能臣辅国之路而非篡位之路,那一定要选好君主!”

  “不要为情义所困。”

  “这就是政治的残酷。”

  “一步不忍,百步难回首。”

  最后一句话,笔墨尤重,让人清楚窥见写下这句话的人,有多少不甘,又有多少遗恨--

  “恨不生于大唐开国时!与圣主雄才共建天下!”

  姜沃合上了系统里指南:其实这不是她第一次看这本指南的后记。但这次给她的感触比哪一次都深。

  这不再只是一个前辈的故事。

  李弘并不是合适的继承人,更不是她想要辅佐的君王!

  他反而会让姜沃到此为止所做的一切付之东流。

  **

  屋内安静如许,姜沃再次将现状冷静地摆出来--

  她看的分明,除非李弘谋反,不然皇帝不会考虑换太子的。太子李弘再与皇帝不同,再让他失望,那也是皇帝的嫡长子。除非李显李旦忽然变异,出现了皇帝曾担心过的'先帝水准的文成武德',皇帝或许会纠结一下舍长而立贤。

  但目前看来.....是不可能的。

  儿子们如果都不如意,甚至让他失望,那皇帝就会考虑长女吗?

  不,不会的。

  姜沃比谁都清楚这个答案。

  皇帝的脑海里,就没有女儿能登基的概念。放到先帝一朝也是一样:如果当时所有的嫡子都谋反,都失去了继承权,那先帝也只会再选嫡孙、庶子,也不会考虑长乐公主等嫡出公主。

  就像没见过飞机,就根本不会有飞机这个概念一样。

  也正因如此,皇帝才能放手至此,让媚娘来代理政事。

  他是不会想到媚娘登基的。哪怕他从一开始就知道媚娘有权力欲,会握住权力,并且要争相应的尊崇与地位。

  可那又怎样。

  历史上垂帘听政的太后何止一个?

  而太后若无权势尊崇,如何帮助皇帝镇压朝堂?

  因而皇帝一直默许媚娘的所有行为,哪怕是泰山封禅与他一同祭祀。

  太子如今十四岁了,今年皇帝风疾发作却依旧只将政事交给皇后,这本就是对太子的失望,对大唐未来的保障。

  皇帝基本就是默许了皇后以后能够做垂帘听政的太后,如此朝堂才能按照他的政治规划走下去。

  因为皇帝心里,太后的权力,是一定会还给皇帝儿子的。

  姜沃甚至苦中作乐想:如此看来,太子的存在也好,起码占住东宫的位置。

  *

  姜沃边想事情,手里边无意识的拨动案上的卦盘。

  这是袁天罡的屋子,案上自然多有卦盘、铜钱等物。

  停下来时,恰好成一幅“乾乾”健行不息之卦。有险而无灾。

  姜沃伸手再次拂乱卦盘:是啊,皇帝不会选曜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