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2 / 2)
府上一叫张衡公子朝他举杯:“许是杨勇失了圣心。”
杨广撇眼看他:“我赶走那几个妾才多久,好不容易让母后知道这件事,杨勇那还没传开呢,他怎么就失圣心了?”
张衡微微一笑:“所谓好运,对公子您来说,不就是杨勇失圣心才是好运么?”
“也对。”杨广哈哈大笑起来,“喝酒罢!继续看天幕,本宫接下来要做什么事情,母后才会相信?”
张衡道:“船到桥头自然直,到时自有法子。”
杨广道:“哈哈哈,杨勇必当不成这太子,本宫要继续装,不仅仅是夫妻和睦,还有忠孝,还有仁义,都要给父皇看,给母后看,给天下人看!”
他要让所有人都知道。
杨勇算什么?
他才是适合那太子之位的人!
大唐武德年间。
太平公主召了狄仁杰来与武则天一起观天幕,自己则是站到了狄仁杰身旁。
四周气氛很是压抑,武则天背对着他们,望着天幕,站成了一尊雕塑。
她气场太过强大,令人不敢逼视。
“母后。”太平静默了会儿,忍不住说道。
半晌,武则天转身道:“你们来了。”
狄仁杰微微拱手,道:“不知陛下召臣有何事?”
“狄大人,你看天幕了么?”武则天道。
狄仁杰直言:“此天幕一出,臣全数看完。”
武则天声音低了些,“朕恍惚看到了太宗皇帝的身影,狄大人见到了么?”
狄仁杰瞳孔震缩了些许。
玄女介绍唐僧时,出现的一幕便是太宗送高僧于长安出发,潸然泪下之景。
太宗之姿,英姿飒爽,音容笑貌依旧,武皇曾伴太宗皇帝十几年,许是睹物思人了。
狄仁杰没说话,却越想越心惊。
太宗逝去多少年了,甚至“二圣临朝”已经是过去式了。
武皇见到太宗之样,竟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样。
他看不透武皇展现的到底是“难以忘怀”,还是咬牙切齿的“恨”。
他看不透。
武则天面色平静,道:“当年,大唐国师袁天罡,曾言朕‘龙瞳凤颈,极贵验也!’。”
那时她还在幼年襁褓中,穿的是男装,袁天罡可惜摇头:“可惜是个男子,若是女子,当为天下主!”
那时她的父母皆欢喜,可是这份欢喜到后来就演变成了害怕。
太宗在时,大约是贞观初年,太白金星多次在白昼出现,这是“改朝换代”“帝王移位”之意。
而太史令李淳风占卜说:“女主昌。”
这些种种预言加在一起,太宗大骇。
这样的天象,对李唐皇室大不利。
况且,太宗皇帝一心想做个明君,一心发展贞观之治,把大唐建设成个富强之国。
如今听到这样的话,心中怎能不介意?
这不就是直接告诉太宗皇帝,这大唐后来成了别家的了,他一手创立的大唐,改了性!
太平越听越心惊。
太宗当年贞观之风,又有魏征直言劝谏,对后代影响极大,即便到现在,宫人都在感慨他当年的仁德。
与仁德并存的,当然是做皇帝时的手段。
当年的太宗能为了皇位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如今听到有人威胁自己的大唐,会留下这个人么?
武则天道:“那时候,民间有谣言‘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太平公主不敢相信自己母后当时的处境了。
狄仁杰也心中突突跳个不停。
“武——”武则天闭上眼睛,没看到俩人的态度,只是语气平静,陈述了当年发生过的事实。
“左武卫将军李君羡,因为籍贯是武安,官邑属县有‘武’字,他被下诏诛杀了。”
“因为有‘武’字,就被诛杀?!”
太平眼中满是震惊,忍不住道:“母后,您那时……封号武才人,太宗皇帝怎会放过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