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四章 全力维持(1 / 2)
李徽呵呵笑道:“好,好啊。本县和诸位可不是敌人,没有什么屈服不屈服的。这本就是一举多得,众人得利的好事。你们今年复耕,或许得不到太多的收益,甚至还要赔上一些钱粮。但是明年后年乃至往后呢?岂非是一定能弥补回来的。况且,不光是钱粮收益的事情,你们回来复耕的事情,本县会大力宣扬,让百姓们感念你们的恩德大义。这可是钱粮买不到的东西,是也不是?”
众人无可奈何,只得道:“你说什么便是什《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一番令人口干舌燥的讨价还价之后,十几名族长和李徽一起在协议上按下了手印,每人揣着一份离去。
李徽亲自将他们送出县衙院门之外,看着他们上车离开,这才心满意足的回到大堂上。
周澈蒋胜等人站在堂上看着李徽,目光之中毫不掩饰惊喜钦佩之色。他们是亲眼看着李徽是如何将这帮气势汹汹的家伙治的服服帖帖的。此刻他们心中的感受只能用五体投地来形容。
……
三月中,暖风入户,万物勃发,春天早已到来。
居巢县虽是江北,但其实和江南只是一江之隔。当江南进入盛春时节的时节的时候,居巢县也已经万物葱绿,生机勃勃。
天气转暖,对于贫苦百姓们自然是好事。饥饿和寒冷是贫苦百姓的大敌,现在起码不会冻死。但是饥饿还是存在的。青黄不接春天也是最容易闹饥荒的时候。
几天前,李徽进行了最后一次赈济。这一次大规模的赈济倾向于落户的流民。特别是那些垦荒的流民。他们不像原居巢县百姓家里多少还藏有些救急的粮食,也不像被大族雇佣的流民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在城中做苦力当伙计的这帮人也有了报酬可以勉强糊口。
所以,此次赈济要有偏向性,要更加的精准。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李徽手中的资源有限,无法进行大规模的赈济。李徽向历阳郡守王牧之请求过拨付赈济粮,但是王牧之只命人送来了几百斤米面,说是李徽周澈等人几个月来的官俸,其余的便没有了。
王牧之信上告诉李徽,眼下各地缺粮,连京城都缺,何况江北各郡?所以,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李徽知道这恐怕也是实情,只得作罢。
此次赈济,李徽发放了一千石稻谷以及所有的鱼干。手头只剩下了一些面粉和五百石粮食。这些是坚决不能动的,这些是要保证衙门的正常运转。现在衙门人手近百人,加上维持治安的‘义民团’一百多号人,一共两百多人需要养活。这些人饿肚子可不成。
李徽赈济的时候也明确向百姓坦诚,这一次赈济之后,剩下的日子就要靠自己了。他已经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一切,确实已经无能为力了。
居巢县百姓当然明白李县令的难处。李县令这几个月来为自己这些人操碎了心,白白净净的小郎君瘦了一圈,黑的跟个烧炭的一般,付出的辛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