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8章 金银粽子(1 / 2)

加入书签

牛皋站起身来,偷偷扭了扭腰。道:“提刑,制置一直说我们要精兵简政。像邓州,一般的政事那是绝少。只要属下卖力,知州其实并没有多少事情。我一个粗人,也做了几个月知州。像提刑般人物,自然是手到擒来。”

汪若海听了心中苦笑。按正常来说,确实是牛皋说的这样。但王宵猎治下不同。不管是军中,还是政事,都喜欢把数家搞得明明白白。有数字就要计算,对于从小没有学过数学的人来说,计算可不是容易事。《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之后,许多这种事情都废弃了。

王宵猎起身,把碗中的酒倒在地上,算是祭奠。

众人行礼如仪,重新落座。

王宵猎道:“前两日邓州的麦子收割了,大家都看到,今年是个难得的大收之年。接下来,要让百姓把粮食都好好收到家里去。一两个月后,还要保证粮价稳定,不要谷贱伤农。”

汪若海道:“今年大收,粮价必然会跌,有什么办法?”

王宵猎道:“如果粮价跌了,官府该定一个价格,敞开收购。”

汪若海听了摇头:“昨日我问了,邓州各库的钱加起来,也不过只余两千贯,能收多少粮食?手中没有钱,那是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王宵猎道:“邓州丰收,其他地方可不一定。而且现在与以前不同。金军南来,皇室南渡,追随的百姓不知道有多少呢。他们是北方人,习惯了吃面食。听闻两浙一带,面一斤要六七百文,有的州县甚至要一贯余。从邓州有船去襄阳,从襄阳到鄂州就可以入长江。而后顺流而下,就能卖到两浙去。哪怕我们收麦五十文一斗,也有大利。”

汪若海听了苦笑:“制置,长途贩运不是容易事。特别是现在,路上不太平。”

王宵猎道:“所以此事最好由官府统一来做。从百姓手中把粮食收上来,运到两浙淮南??”

汪若海听了摆手:“淮南不必。金人掳掠淮南之后,把强壮驱赶北上,粮食没人收。这一两年淮南粮价不高。运到那里,只怕没什么利息。”

王宵猎点了点头。这倒是自己没有考虑到的。金人恰巧是农闲时南下,把人口掳掠到北方,淮南一带的粮食没人收了。剩下的人口?少很多,粮价反而起不来。两浙一带现在还安定,不过是突然多了许多北方人口,粮价飞涨。

想了想,王宵猎道:“此事不必急。这一两个月,派人打探一番,看看卖到哪里合适。”

一边的牛皋道:“纵然粮食能卖出去,我们如何从百姓的手里收?现在可是缺本钱。”

王宵猎道:“没有办法,只能让百姓配合我们。暂且赊过来,等卖了钱,才还他们本息。”

牛皋听了点头:“这样也可以。只是怕百姓不信我们。”

王宵猎道:“若是别人,又何必赊欠百姓?直接加税抢了就是。此事到时再议。”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安化军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众人落座,说着闲话。

不多时,吏人在后衙摆好了酒菜。王宵猎请汪若海,还有几个重要官员,一起赴宴。

桌子的旁边,摆了一个铜盆。里面正是汪若海买的金银粽子,还有一堆鸡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