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桃源仙乡(2 / 2)
陈求道道:“值不值得,还是要看来的百姓是什么人。”
王宵猎道:“不错,选的人错了,再好的制度也没有用处。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都不理解王宵猎为什么这么做。好在王宵猎这种事情做得不多,只有少数几个人劝过几次,就懒得再管了。
这一日,王宵猎与陈求道两人,出了洛阳城,到了洛苑乡。看周围大树参天,王宵猎道:“隋炀帝建洛阳,城西不设城墙,也不设城门,而开数百里之地为苑囿,称西苑,又名会通苑。到了唐朝时候,又名上林苑,又名芳华苑,武后称制又称之为神都苑。晚唐五代战乱,这里才慢慢败落下来,成了良田。隋朝建造洛阳城,法天象地,以西苑为瑶池,如此宫城才是建中立极,为紫微。”
陈求道道:“隋炀帝不恤民力,不数年间,偌大帝国分崩离析。”
王宵猎点了点头:“是啊,隋炀帝不但不恤民力,而且还好大喜功,把个帝国弄得烽烟四起。今日这西苑,处处良田。依我看,比隋炀建的苑囿不知好了多少。”
隋炀帝建的西苑规模极大,方圆数百里,西边到新安县。里面穷奢穷侈,设立了许多女官,为十六院,在里面养鱼饲畜,种植蔬果。唐朝虽然面积减半,依然是天下第一的苑囿。
这处西苑,不但是洛阳胜景,也影响到了北边的契丹。在南京城,即幽州北边建了一处瑶屿,作为游乐之地。这处瑶屿后代一直建造,也被称作西苑。一直流传到后代,改名称作中南海。
到了五代,西苑已经荒废,慢慢开垦成农田。宋朝建都汴梁,洛阳从此慢慢衰落,西苑消失在历史的尘烟中。后世的洛阳城,留下的只是几条路,和一处只存名字的牡丹公园。路是西苑路,还有因龙鳞渠得名的龙鳞路。
走在这里,想着西苑曾经的样子,后世的样子,王宵猎不胜感慨。
前方的役夫正拿着夯石,正在夯筑路基。头上烈日当空,役夫们喊着号子,满身是汗。
陈求道道:“现在洛阳里多少事要做,宣抚为何选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建里呢?建成之后,从各州县选百姓来这里居住,一年不知要费多少钱。”
王宵猎道:“有人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桃源。这里,就是我们宣抚司的桃源。在这里的百姓不会受到官府的压迫,也不会受到地方势力人家的欺压,他们可以自由自在快乐地活着。我们做不到让治下的百姓都平安喜乐,最少选一部分人,让他们过上如同桃花源里的人那样的生活。”
陈求道微笑:“宣抚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