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口出狂言朱平安(2 / 2)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朱郎才尽提醒您: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实微臣在来前,在翰林院却也查阅过相关资料,可是微臣见识有限,关于海禁严弛与否,臣愚鲁,查阅资料后也尚未得出结论。”朱平安俯身请罪道。
“没有查到结论,那你说来有何用。”嘉靖帝又是笑骂了一句。
“回陛下,微臣虽说尚未查处海禁弛严与否的结论,不过却是在查海禁相关资料时偶然得到一个民不加赋而国库倍增的方法,当然微臣也只是初看,并不确定方法是否切实可行。”朱平安躬身回道。
《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多少手段想升“正”都升不了了。如果要是走关系的话,这花的银子都得海了去了。
另外朱平安几乎创造了大明朝一个升官记录了,新晋进士升官最快的人。自从大明立国以来,还从来没有哪个新晋进士能在授官后这么快升官的。从朱平安中了进士被授官分配到翰林院,到现在也不过仅仅过去了三五天的时间,就这几天时间朱平安就升官了,可以说是大明朝升官第一人。
朱平安也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升官了,想着嘉靖帝可能就是召自己面圣嘉奖几句赏点东西,没想到竟然是给自己升官了,官也升的太快了,这真是有些出乎朱平安的意料,以至于朱平安愣了两秒才反应过来。
“微臣,谢主隆恩。臣当再接再厉、尽心尽力,为陛下效力。”朱平安愣了两秒才在小黄门的提醒下反应过来,再一次向着嘉靖帝行了大礼。
嘉靖帝见状,满意的点了点头。
嘉奖完朱平安后,嘉靖帝并没有让朱平安退下,而是让朱平安旁听了大臣们关于海禁的争辩。
大臣们这个时候也休息好了。厅堂再一次恢复了争辩的热闹场景。然而,争论了一时片刻后,他们也没有争论出什么来。嘉靖帝听的索然无味。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停止争论,嘉靖帝挥手后很快这些大臣们便停止了争论。
“朱爱卿,听后有何感想啊?以卿之见,海禁当严禁还是弛禁?”嘉靖帝向朱平安询问道。
果然会问自己关于海禁的看法,幸好早先在来之前就已经准备了回答。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什么严禁还是弛禁,这都落后于时代潮流了。现代的潮流是大航海!至于什么海禁之类的,全都该丢的远远的。现在不快点追逐大航海的红利,到时候被时代抛弃了。就只能等着舰船礼炮洞开国门了。
虽然自己知道大航海,虽然自己知道海禁是今后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根源,虽然自己知道海禁和闭关锁国的危害,可是在嘉靖帝面前。朱平安却不能这么说出来。
“回禀陛下。微臣刚刚听了严大人、李大人等人的言论,受益良多。臣以为严禁也好,弛禁也好,都有它的道理。”朱平安俯身回禀道。
什么叫都有道理,你这话完全是和稀泥的吧你。
朱平安话音刚落,殿堂内便有了数声嘲笑,对朱平安发表的意见嘲笑不已。在他们看来,朱平安这话就是万金油的话。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