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2 / 2)
字儿,太熟悉了??不逊于王阳明吧,金禾当年就是这样一笔字深得她心呀……
老公主仅看了两页,合上了笔记本,侧头看向一旁含泪光的银河,伸出手,“来,孩子,《看到此内容,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一个手指,细细剪了似乎一眨眼就长得老长的指甲,翻转到锉刀面,一个指甲,一个指甲,细细锉平,五、六天的日子就这么在无形中剪没了。心里叹一口气,似乎完成了一件很大很大的事儿。
又放一边。
一本《日读古诗词》。
真是一日一篇,多配美图,全年360篇。每篇仅几百字,无赘言,无主观,冷静客观叙说。如果对古诗词有兴趣的人,每天看一篇,一年下来准有收获。第二年再看一遍,还会有升华。
金禾是个喜做读书笔记的人,每页满满她的随笔,有个性的字迹。可惜银河现在也没心思去细看,撂下了。
当然,最主要的,是这本笔记本了。银河手搭在上头,一时,竟不敢去翻,
里头或许有许多秘密吧,怕不堪重负啊……
可打开了怎有不看之理,
银河把这些杂七杂八扒到一旁,靠躺下,慢慢翻开了这本朴素幽静的笔记本……
……
成安靠在庭院下的竹摇椅上也在看书。
老祖宗正在看王阳明的心学,
王阳明认为,知和行是同一件事,目标是“致良知”,也就是通过个人修养挖掘出人之为人的天赋道德。
这种天赋道德也就是天理,因此心和理也就成了同一件事。这种理论,洗去了朱熹理学外加的庞大规范结构,让一切规范都出自于内心,出自于本真。这就大大强化了儒学历来比较薄弱的内在心理依据,凸显了其间的善良根基,弘扬了“知善知恶”、“为善去恶”的文化责任。
而且,他的理论表述始终保持着很高的哲学品位,果断、严密、平易、优雅,实在是明代文化浊雾中的亮丽一笔。
王阳明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嫡传远孙。这不禁让人会心一笑:王羲之的这一笔,实在拖延得相当漂亮。
老公主正在细品,忽一阵儿小儿们的焦急叫唤,“妈妈!”“妈妈,你看!”
哦哟,再一看呀,龙凤胎小兄妹追着妈妈跑进来,一个手里举着金杵铃铛,一个抱着小白兔,都要妈妈看。
然而他们的妈妈呢??也是个孩子啊!她手里攥着一本,是笔记本么,跑得也似气喘的,眼睛里都是焦急故事,望向老祖宗,根本顾不得她的孩儿们……
老公主早已坐起,一见这,
?club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者刷新页面试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