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99风起(1 / 2)

加入书签

轩国民间已有关于沐氏尚有后人在世的消息流出,风言风语引得各方猜测不断,可因为这事太过离奇,加上没有明确指向究竟是谁,所以并没多么相信。

何况大齐都亡了多少年了,只有老一辈还记得当时的境况,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变成一个遥远的词语了。

乌云遮蔽苍穹,天间几乎无有一丝光亮,漆黑沉寂,像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奏。

因这天气,百姓早早收拾东西关门闭户,街上空前寂寥,只有呼啸的风卷着尘沙翻涌,来不及收回去的木桌子被掀翻在地,发出砰砰响声。

容玢站在窗边冷眼看着天色,神色阴晦难辨。

这是他和时婉华约定的日子。

今天终究是特殊的,十几年的隐忍都将在这一天爆发,没有任何退路可言,对谁都是。

门外一阵响动,他推开门,沉默看着外面肃然站立的人。

是时渊。

他穿着一身黑衣立在无边夜色中,本就凌厉的面容异常阴沉。

时渊自然与其他人不同,听到这风声的一瞬间,他不自觉便联想到了容玢,随后通身血液都凉下来,整个人如遭雷击。

今日见面后,时渊咬牙看着对面,“是不是你?”

他不敢深想可又不得不想,在平溪时的相遇,回轩国后的刻意靠近,如果那个人真的是他,那是不是全都是为了报复而蓄谋已久的筹划。

全都是为了,今日。

“是,所以呢,你要如何?”

到了现在,容玢没必要再和时渊兜圈子了,他们都是聪明人,在这种关键时刻,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每一个展露出的信号都异常重要,这是一场无声的心里对弈。

但平静之下却是沸反盈天的波涛汹涌,他们的心都经历着无形烈火的炙烤。

曾经的皇族后人,如今的别国臣子。

曾经的忠臣之子,如今的皇室子弟。

他们陷入长久的沉默,谁都不知道该开口说什么。

经过这些年的探寻,时渊当然对当年之事有所了解,知道自己的父皇做出的事。

可今日站在面前的这个人,他接下来要干什么,时渊当然也已有猜测。

院子外静谧无声,可时渊手下几个护卫已经将这包围。

而下一步究竟如何,时渊自己也不清楚。

“你想去哪?”他的声音沙哑。

容玢笑,“都将我这院子围起来了,你不知道吗?”

时渊冷声问:“你还真是有胆识,为什么现在还敢见我?”

“我为什么不敢见你,真要论起来,该是你们时家人不敢见我才对吧?”

容玢冷笑。

“现在我把你拦下,一切就都来得及。”

“你可以试试,”容玢挑眉,“要不要赌一下?我们两个的动作到底谁更快?”

时渊攥紧拳头,骨节响动。

“你是故意把消息带给我的,为什么?”

“因为我知道,在那件事你没确定之前,你不会做什么的。”

时渊迅速追问:“她到底是谁?”

“明面上的实际上的,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南平王不是都已经清楚了吗,又何必浪费时间再问?”

“我就说……”时渊沉沉呼出一口气,“她并不一直在景国京城长大,一个寻常世家女子怎么会有这种气魄,又怎么会得到你容玢如此看重?”

一道闪电划破天际,诡异的银光笼罩尘世。

轰隆一声巨响随之而来。

与此同时,浔口岸边的亭子里,江文如沉默望着天,浅粉羽锻披风轻轻拂动,衬得脸色更加素白。

……

“‘时危见臣节(1)’,南平王该是最能体会其中意味的人吧,”容玢转动扳指,不知想到了什么,眸中似笑似讽不辨喜怒。

“只是用这诗的后半句形容更为妥帖,‘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沈……渊,”容玢笑,“王爷的忠良之臣、授业恩师若能知道王爷这般忠义,多年来都不曾放弃寻找他可能已经身故的女儿,一刻都不曾忘记为他平反,应该也会感动吧。”

“只是就现在来看,你真的是明主么?”

时渊拧眉,手上里的剑险些脱手:“她果然是师父的女儿,而你,你果然知道,容玢,你早就知道她的身份,你一直在利用她!”

他提剑指向容玢,声音压抑含怒:“她现在在哪?”

“浔口。”容玢看着时渊,“但她接下来在哪,就看南平王如何决定了。毕竟如果宫里出事,她也就危险了。”

“跟我结盟吧,时渊,你跟你父亲从来不是一路人。沈将军的死根本就是他故意为之,否则他怎么赶得及救你?我不信你到现在还看不透,现在只有我们联手,才能结束所有的一切,让一切回归正轨。”

时渊定定看着他,偏头看了眼天,转身向外奔去。

“臣节……明主……”

帷帐被风吹的起伏不定如若撕扯,沾到案台上的墨痕。

容玢入定般看他离开。

他在问时渊的时候何尝不是对自己的叩问,那些忠良之士以命相护,在他们心中他是明主,而在沈暮等人心里,时渊是明主。

世有逐利者,也有逐道者。

胜败之后,烟尘之中湮没了太多的真相,太多的人事。

局定之后,事实真相究竟是什么,又有几个人知道,又有几个人,真的在意呢。

所谓成王败寇,所谓功成骨枯。

史书中的盖章定论,讲的出输赢,却诉不尽人性,青史判词之下,那一笔忠佞的判定还是太轻了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