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2不眠之夜(2 / 2)

加入书签

“阿姊”

这是温惠第一次与面前少女单独交锋,而她们,都很好的将内里所有的阴暗掩盖在一片温良的外表之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像极了

“陛下的处令已经下来了,削官免爵,然,削的只是令四兄的官,免的,也只是令四兄的爵”

......到比她想得要好

“但依媛华愚见,知其不可为便不为,阿姊还是为自己,为卢氏多考虑才是,将军这般,终归不是上策......这也是阿爷和长兄的意思”

活与不活,卢道虔这个人在南征上对文帝而言已经无用了,没必要为其浪费南下的宝贵时机,卢氏更没必要为其去触天子的霉头,简单来说,青年与赭阳一样,都成了弃子

“长兄的意思是,希望阿姊能写封家书劝劝令兄,龙骧将军”

兄杀弟,好狠的计策

可温惠并没有任何表态,话少,也是她这人最大的特色之一

那混不吝,也好狠,平日里跟几位兄长嘻嘻哈哈笑脸相迎的,没想到一出事也甩得飞快。真清醒,真利索,纵温惠知道这是顾全大局的“大智”,但

“这样的僵持,对我们并无益处”

“抱歉,我做不到”

但,那是温惠的家人,卢道虔的因果自有天定,她不想去干涉任何人的生死,更不想带着罪孽感过完余生

李师?

你会这么干脆舍了我四兄,将来也一定会如法炮制,用在一个更没实权的女郎身上吧。不过幸好,她对他还没到那种非君不可的地步,或而言之,温惠对人性从来没有任何期待,人都那样

她似乎天生没有爱人的能力,对亲朋友人的好更多是生养的报恩,以及你待我如此,我偿你温情的报之琼瑶

哎呀,实则啊实则

不经意间,她对他的感情已经从最开始关我屁事的全然无视,到如今竟会因其行为不称心而不满并开始浅浅内耗,这何尝,不是一种动心呢

“陛下,接下来作何打算?”

李媛华轻叹,长兄因也知面前少女的脾性,让她不必去“威逼利诱”

“??”

见其不言,温惠也歪头,浅浅一笑

“师?和殿下,没和您说吗?”

“......”

好像,李媛华黑线,面前少女笑起来的模样简直和长兄一模一样

“咳咳”

不过她当然知道,元勰的嘴其实比卢大兄还要碎,巴不得将文帝带过去的人外加他们手底下的属官部曲全掏给李媛华听,而倾听,也是这场联姻最主要的“目的”

嫁入皇室的女子,亦是家族精心培养的探人

“等赭阳一事毕后,六郎便随陛下攻打襄阳,咸阳王殿下与令尊直引南阳,南平公拒守钟离一地,辅国将军王氏留悬瓠,还有一位宋将军??”

哎呦您这不是了解得挺清楚的吗

“宋参军?四兄寄回来的家书里好像有提及过”

“非,乃右卫将军宋义和也,他家并非显贵世族,但与御史李彪相交甚密”

“李彪?”

坏了,听到这个人,温惠就不由得想起当初在未央宫时,高英高喊的那句

“......枉他当了十余年的太子,到头来以庶人之名连皇陵都不配进,就连一封辛辛苦苦写好的忏悔书,哈哈哈哈,都被御史李彪大人当着我伯父的面撕了个粉碎”

嗯,有意思

“阿爷与御史李氏在政见上颇有不和,如今更是,乌泱泱吵得闹腾”

“还是阿爷一手提拔上去的人呢,背信弃义”

最后这句话李媛华咬得极轻,温惠并未听觉,只道:

“太子与司徒大人呢”

“殿下一切如旧,司徒大人,称病不出”

好一个避嫌,温惠哑然,又问:

“南平公打钟离吗......钟离,那不是先前咸阳王亲信在的地方?”

这点,四兄在家书中有提到过,钟离与几个“阳”之间相隔千里,出了事便很难支援,何况让一个丝毫不了解军情的勋贵去守......他,到底在谋划什么

“这,圣心难测,媛华便不知了”

咸阳王......

四兄的事温惠直觉他依脱不了干系,可这一切的一切发生得也太顺理成章太自然了,如一蛇快速伏行于草丛中,让人丝毫抓不住把柄错处

是你们自己粗心大意,是神明佛祖不佑尔

而且

温惠长叹一口气

就算她抓住了把柄,又能如何呢,旁人会信她吗?

显然不会

消息也问到了,女郎刚想放下茶盏起身告退,忽见李家一侍女急匆匆从外头跑进,急到被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