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89189(2 / 2)

加入书签

比赛已经进行到12圈。

虽然约翰在后面咬得很紧,但李森屿也没有丝毫松懈,没给他超过自己的机会。

至少在每次缠斗结束,他都能守住位置。

但高强度的节奏让李森屿的轮胎损耗更快,虽然每辆车对每种轮胎的损耗都不同,但同样规格轮胎的使用寿命还是有上限的。

现在约翰咬得很紧,李森屿想进站换胎,可机会不多。

亨利:“还能多坚持几圈吗?”

李森屿现在已经对轮胎损耗有一定的判断力,至少不会像以前那样傻子似的只会开,道:“三五圈,我尽量。”

可他已经能感觉到赛车在慢弯出弯加速后有些微的异样,是轮胎打滑的前兆。

现在李森屿除了要防住约翰,剩下的任务就是不出错并且保胎,尽量多撑几圈,

况且,这种赛道状况,周边的沙砾吹过来落在赛道上,更容易磨损轮胎。

李森屿如果撑不住几圈,那约翰也好不到哪去。

也许是霉运都在上一年用尽了,李森屿竟然跟约翰同圈进站。

唯一不同的是李森屿换的依旧是软胎,而约翰换的是硬胎。

硬胎的升温明显不如软胎。

但两人出站后分别落在了六七的位置。

往前追的过程中,李森屿的效率明显高于约翰。

在比赛进行到第25圈的时候,李森屿重新回到了第一的位置。

而在接下来的一圈,约翰又一次追到了他身后。

“差多少?”李森屿问亨利。

亨利:“0.5s。”

比赛还有31圈,不到最后一刻冲线,李森屿都不能松懈。

每一次放松警惕,都会面临失败。

接下来的时间,一直到第二次进站换胎,约翰的追逐似乎更加凶猛。

每次经过DRS区,他都会把距离缩小一点。

偏偏这条赛道有三圈DRS区,也就是每一圈,约翰都有三次可能超越他的机会。

但李森屿不会放弃可能到手的争冠机会,他必须争到底。

可车队的差异必然导致两人进站时间的差异。

不过,想赢从来都不是第一名的专属特权,是场上二十位车手的终极目标。

就在李森屿琢磨约翰会什么时候进站,甚至还没问亨利自己要不要进站的时候,约翰就在自己的后视镜里消失了。

就在刚刚,他冲过维修区入口的时候,身后的约翰已经拐进去,先一步进站了。

李森屿:“他……想undercut我?”

亨利:“按照你的节奏来。”

李森屿叹了口气。

现在担心是不是会被翻掉位置已经没意义了。

就算他这圈进站,也比约翰晚了一圈。

啊啊啊啊啊!

可是想想都觉得崩溃。

眼下已经第32圈,距离计划的进站时间还有两三圈。

既然约翰不在身后,而皮埃诺跟他的距离超过1s,那他有必要利用这段时间尽可能发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