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6为我(1 / 2)

加入书签

按照鲁朴氏工作指南,在发现一处碎琼后,需要做的工作有以下几点:

1.联络该碎琼的君长。

2.绘制碎琼的边境线。

3.处理可能存在的妖魔或虚无。

按笠的想法,这三项任务,应该先处理“2”。于是他也这么做了,在白茅湾是最后一站。

经过对比温菘的古今边境图,笠认为,温菘是完整碎裂的一块。也就是说,它的边境可以与而今的琼华严丝合缝地拼嵌到一起。

虽然有些地名存在微小变化,但整体差别不大。

于是在下船后,笠在子午客栈住下,便将此事报告给重泉宫负责他的长辈。

长辈叹了口气:“又擅自做主了。”

“现在显得对温菘君长不尊重。”

笠垂首而默。

“罢了。”长辈浑厚如钟的声音道,“按照魏钟遗留的脑图,温菘确定边境无缺?”

笠答:“确定。”

“现在温菘的君长是谁,打听清楚了?”

笠道:“是以前有天氏的刑夫,韩声。”

长辈叹了口气,道是:“好。”

毕竟是这孩子发现的第一处碎琼,真怕他遇上难缠的对手。如此温菘不管是地界还是君长,都是旧日山河,他年故人。

年轻人的进步,要循序渐进才好。

长辈便温和道:“既然如此,也不必急什么。你先歇一歇,明天再去找韩声便是。”

笠颔首,道:“是。”

便中午点了白茅湾的鲈鱼和五常稻米饭…不得不说,湖鱼的土腥气也太重了,可以排入他吃过最难吃饭菜的前三。

笠自得其乐地哼起小调:子午庄的稻米~白茅湾的鱼~

眯起金眸,望向窗外苍苍茫茫的白烟云水。

他这尚未进入温菘的深处,不知将会遇到什么。

于是在客栈简便吃了午饭,便提刀下楼,自行前进了。

一路也是无话,此处生活安宁祥和。正是春深,笠行走桃支岭中,草木绿深,谷中安宁。不时遇到耕夫牛车,柴伯挑桃。

观其衣食,皆是丰足之象。笠不禁心神温和。便继续行路,难免觉累,便坐于桐叶坡下休息一会,只见华美的云芝生于枯木老根。

…那说明,此处正气储量也还算可以。

为什么如此讲?因为在重泉宫时,长辈讲授“云华”的来历:【在最初的云华,正气充沛时,即便是最靠近钓龙之渊的仪栗永恒石廊,也开满了如同云朵的白玉花。】

【可以想象那种美丽么?】长辈问,带他走过重泉宫的陈列展示厅,让他看从永恒石廊采取的白玉花的样本。轻轻一敲,其音清丽如磬。

就这么…洁白,无暇,纯洁,美丽,晶莹剔透者有之,温润如玛瑙者有之,若是层层叠叠白菊花、白荷叶、白牡丹,就这么无边无际地盛放在上古的烈士遗体旁…

【后来正气不够了,能绽放的,只有神木氏的云芝。再后来,永恒石廊里,唯有一片荒芜的寂静了。】

……

笠叹了口气,仰头看看天色,便起身继续行路。

有驾牛车的砍柴老人看到他,便热情招呼,载他一程。笠却之不恭,便拜而上车。只见堆叠的木柴,切面上绽放的年轮如梅花、似枯荷,十分美丽。

老柴夫叼着烟斗笑道:“温菘的特产。上千年前,咱温菘还是云华的重要木材产地。”

笑而回首问笠:“你看老夫今年几岁?”

“…七十五?”

“哈哈,非也,非也。老汉儿今年,四千九百五!”

笠默然看向老人,如此春秋寿数,以往…很难说是普通云华人。便问其姓名,老柴笑道:“我当年叫柴祜。”

“殿下,还记得我吗?”

便在这一刹之间,笠只觉喉头发涩,胸臆苦楚??竟是老柴!

当年跪求他起兵,去平诸侯、救帝徵的老臣!

笠立刻跳下牛车,按住老柴的肩膀,仔细端详他沟壑纵横的面庞:“…柴甸师?”

依稀是故人容颜。而今春满旧山河,而尘满面、鬓如霜,故人相逢已不识啊。

笠泣不成声。

老柴紧紧拥抱旧友们拥戴过的帝子,如今千秋而过,往事不提也罢!

笠擦擦眼泪,问道:“老柴,温菘正气稀薄至此了么?你老成这般模样?”

柴祜笑道:“倒也不是。只是温菘离开云华,没有銮铃箭漏的正气输送,早晚告罄。”

“我这个老家伙活得够久了,实在浪费正气。不如留着,让给温菘新生的娃娃们吧。”老柴笑道,“不过到底是跟着殿下南征北战过的筋骨,死也死的慢,哈哈。所幸能等来殿下,这也不枉一辈子了!”

笠抱刀靠坐在牛车上,沉默不言。

甸师之职,原本便和太祝息息相关,乃是为帝王准备祭祀的萧茅、禽兽、瓜果的官职。太祝会的本事,他们也会不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