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一半暖阳,一半滂沱(1 / 2)
生活里没有那么多英雄和神话。
短暂的狂欢过后,很快就是高考出分。
闻染综合艺考和文化分,最稳妥的方式是去海城本地的音乐学院,普普通通,平平无奇。
陶曼思那边就比较纠结。
她的分数可以往邶城那边够一够,可是要冒风险,如果失败,调剂的结果会很不理想。
张哲文的成绩稳上邶城211。
最终陶曼思决定放弃,填了海城本地一所还不错的大学。
接下来,便是等录取通知书了。
柏女士很紧张:“哎呀,录取通知书没拿到手里,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舅舅冷笑一声:“就你女儿那个大学,读出来也没多大出息的,好好的钢琴系不去拼一拼,跑去学什么调律。”
闻染很平静。
自从许汐言跟她说过未来该怎么选择的那番话后,对于舅舅的这些嘲讽,她从来都很平静。
录取通知书总算是顺利的到了。
艺术类通知书到得更早一些,寄到了学校,那时陶曼思还跟她爸妈在外省旅游,于是闻染一个人骑车到学校去取。
正值午后,梧桐树上蝉鸣声声,太阳烈得厉害,像是要晒化人的每一个毛孔。
闻染不过骑了从家到学校的这一路,就觉得自己被晒黑了两个度。
到车棚停了车,走进学校里去。
只有部分人的通知书是寄到学校,大家领通知书的时间又都错开,所以这时里静得出奇,好似只得她一人畅游。
闻染突然起了心思,想好好的再看一看这座校园。
毕竟她是在这里,看过无数次许汐言的背影。
歇过一只只鸽子沐浴在夕阳里的钟楼再看一看。
陪陶曼思跑过的文学社再看一看。
很少去的礼堂和很常去的食堂再看一看。
然后才提步往教学楼走去。
在五班走廊里静静站了许久,门窗都锁着,一片都已变得光秃秃空荡荡的座位间,为什么还是能一眼看出许汐言曾经坐过的那一个。
闻染有点搞笑又有点悲戚的想:她甚至想要再去上一遍厕所。
最后的最后,才往琴房走去。
如果说和许汐言留下的最深的回忆是哪里,还是琴房。
是许汐言拿一架有个琴键音不准的钢琴,给她弹《月光奏鸣曲》的夜晚。
走过一间间空置的琴房。
走过有着
仿古檀木色圆柱的走廊。
走过记忆中的月夜。
好像这座校园里再也寻不出什么想看的地方了。
可闻染刚要离开老天又给了她一个留下的理由??
曝晒了整日的天临近黄昏时终于显露温柔而这样晴朗的天气里太阳未曾退场雨滴又来攻城掠池。
形成了一场太阳雨。
闻染快走两步躲到琴房的屋檐下望着眼前的雨幕。
不知为什么各种自然的奇景总会让她想起许汐言。
从身长五米的鲸鱼。
到黄昏时的一半暖阳、一半滂沱。
大概许汐言就像这样是寻常不得见的奇迹。
闻染在屋檐下静静站着几乎以为自己幻听??
她听到了钢琴的旋律。
可方才逛过的琴房里没有人她甚至觉得今天整座学校里除了她都没有任何一个人。
而且为什么偏偏响起的旋律是那段《月光奏鸣曲》。
闻染轻轻阖上眼。
一定是幻觉
因为那段旋律弹得太好。
她的身边除了天才如许汐言再也没任何人能驾驭那样的旋律了。甚至比她记忆里的许汐言弹得还要好在艳阳与落雨间凭一手黑白琴键就能造就月光铺洒的奇迹。
那一刻闻染没有觉得害怕也没有很务实的觉得自己该让柏女士带着去看心理门诊。
也许乐曲太宁然。
也许太阳雨间的月光美得几近不真切。
她就是静静站着阖着眼感受着夕阳漫过屋檐浸没她右边手臂而滂沱的雨被风吹斜吹向她左边手臂的毛孔。
直到一曲终了她张开眼。
奇迹之中的奇迹出现了。
因为站在琴房门口的人是许汐言。
并且许汐言在向她走过来。
闻染该微笑的该笑着打声招呼的该问“你怎么回国了的”。她的大脑还在持续运转可她的眼底就是一阵酸涩。
见到许汐言的第一反应是想哭。
是“失而复得”的喜悦。
还是“失而复得后终将失去”的悲伤。
那样的喜悦和悲伤像分别占领了她左右两边手臂的夕阳和雨一样侵吞了她的左右两边身体。
左边的心脏狂跳右边的肺腔溺水一样发疼。
许汐言总得跟她寒暄两句吧闻染这样想着。
然而许汐言
只是静静走了过来,靠在她身侧,背靠着墙,望着屋檐外的雨。
闻染心里一跳。
因为许汐言靠她真的很近。
两人的小臂都相贴,她左边小臂上都是方才一阵斜风染上的雨,潮漉漉的,像心情,然而许汐言的体温灌进来,让每一个毛孔都发烫。
其实许汐言面孔成熟,黑T加破洞牛仔裤的打扮更让她有种落拓的风情,但只有皮肤??
闻染轻轻阖上眼,颈根轻咽。
只有皮肤绝对是十八岁少女的触感,滑腻美好得像绝不应出现在尘世的存在。
毛孔的烧灼感一路蔓延到了耳朵尖,闻染知道自己的耳尖绝对红了。
她知道自己该躲开的。
像以往的每一次一样。
可她就是静静站着,感受着许汐言的皮肤:“怎么回来了?
“有份手续,必须自己回学校来办。你呢?
“我来拿录取通知书。
“拿到了?
“嗯。就塞在她背于另边肩膀的帆布包里。
“什么学校?
“海城,音乐学院。
许汐言既没有虚伪的说“这学校挺好的,也没露出任何不屑,就是很平静的点了一下头。
这大概是闻染第一次主动向许汐言发问吧。
“你呢?柏丽思什么时候开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