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狐狸眠冢(1 / 2)
延恩关,与凤阴关东西对望,是为国朝北境两大关隘。
此处草原无垠,碧绿广大,如通天彻地的翡翠绒毯。水流自碧色中穿过,白帐在绿草上伫立,犹如千舟泛于水上。
遥遥天际传来竹笛音清幽,是一曲婉转吴地小调,温和包容,似幼儿依恋的父母臂弯,似游子思念的家乡水云。
绿草溪水旁,青袍男子坐在一块大石上,姿态松弛随意,唇边一支竹笛。
俊朗的眉目间惟余清淡平和,全然看不出他才经历过一场大战。
此时已是崇武十三年秋,延恩关已经很冷。
崇武十二年,国朝东北边境,没落了几十年的东胡部落逐渐崛起壮大,立国号“丹”。
圣人远在洛阳,却也敏锐觉察到东胡异动,在东胡尝试犯边前,迅速命宣威大将军林世镜北上,整编“神苍军”,以御外敌。
这是神苍军与东胡对峙延恩关的第一年秋。
延恩关不比凤阴与燕然,地势平缓,少险峻山峰,是以神苍军整编之初,在东胡人手里吃了不少亏。
尔后林世镜立刻调整战略,并与地官尚书齐策内外联合,开辟全新的粮草与运马通道,“后顾之忧”解决后,前线迅速崛起。不过三场战役,被东胡人攫去的三城便又落回国朝境内。
副将庄童小步跑过来,抱拳道:“大将军,俘虏已清点完毕,此次战死的将士抚恤也均整理好了。另外,明日,东胡就会将掠去的春程官吏送归境内。”
笛音将停,林世镜轻巧地跳下石头,竹笛在指间一转,稳稳挂上白玉带。
“我有事,去春程一趟。”他嘱咐庄童,“两日就回,军中交给你了。”
春程,延恩关内第一城,这些年来在东胡与国朝手中来来回回,三经易主。春程百姓尝遍烽烟,数年下来,也摸索出几条过日子的法则来。家家户户听着不远处的摇旗喊杀,也能面不改色地洗衣做饭。
北境秋短冬长,才过七月,时鹤已经裹上厚实的袄子。他身量高,踮踮脚就能摘到树上的杏子,打霜后杏果清甜,小孩儿争着抢着要吃。
“时鹤大哥,你一会儿跟我们去山上捡树枝吧!我家里柴火快不够用了!”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儿边吃杏子边道。
时鹤摇摇头,站起来拍拍身上的灰,“我不去啦!我找雪乔姐姐去!”
小孩儿苦了脸嘟囔:“大哥,你怎么日日要找那个雪乔!都不跟我们玩儿了!我阿爹说,那个雪乔就是洛阳哪个大官的弃妇,被赶出家门了,没的地方可去,才流落到我们这个穷地方的,她不是什么好人……”
听见“弃妇”二字,时鹤板了脸,斥道:“小小年纪,就学会偏听偏信这套了!雪乔姐姐没教过你写字吗?要不是她拼死拦着,上一回神苍军败走春程,你阿娘和姐姐都要被东胡人掳去了!”
见小孩儿仍是不忿,时鹤也懒得与他多说,转身边走边道:“行了,一会儿天黑了,你也回家吧。”
说罢加快脚步,不出一炷香时间,就走到一条僻静小巷内,在挂着银铃的木门前停驻。
“雪乔姐姐,是我,时鹤。”他轻轻叩门。
庭中走出个鸦青长裘的女郎,一支木簪子挽起乌浓长发,姿容秀丽,细看,脸颊上几颗小痣衬得她更添三分颜色。
修长分明的手解下门闩,银铃叮当响。
“这么晚了,来做什么?”
雪乔的声音淡而疏离,碎发随风飘起,眉目间是冷清的霜意。
时鹤有些不敢直视她,低着头声若蚊蝇:“我……我来给雪乔姐姐送谢礼。”
“谢我?”
雪乔侧身,示意他进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