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3宴请(1 / 2)

加入书签

都察院内的老树抽出青翠的绿枝,一簇一簇的,远看像是花苞。

盎然的春意将院子里装点的花明柳媚,齐知远坐在偌大的厅堂里翻名册,听路过的人偶然见了恭敬地道一声“齐都官”,齐知远起身拱手回礼,送走了道喜的人又重新坐了下来,等到日高三丈,手边的茶凉了好几盏,才等来安康的影子。

明德帝下旨要组建监察府开始,下面百官就齐刷刷瞪着眼睛等着监察府的动向。既要监察府独立于三司,又要从各部里擢选人才,将人才下放,看似中央直管,权力滔天,实则早已暗中牵制多方势力。其中都官一职更是漩涡的忠心,鹰犬眼中的肥肉。

也是个棘手活。

齐知远合上名册,起身眯着眼看逆光而来的安康。

安康是前些年咸丰帝钦点的状元郎,如今是都察院新贵,在朝堂世家势力僵硬固化之际,他一个布衣寒门硬是拼着八股文写到了都察院,还坐上了右佥都御史的位置。

齐知远向他颔首算是行礼,哪想到安康却像没看见一样,径直地坐到了齐知远对面。有才之人多比常人多两斤傲骨,正儿八经考上来的学子看不惯他这类被人引荐上位的“关系户”也是正常。

齐知远见怪不怪,没再搭理他,而是让小捡找来手炉,抱在手中暖手。

赵佻将他一个罪臣之子推至人人眼红的高位,就得需要一个“无暇”的人来堵朝中的悠悠众口,只有刚正笔直的刺头才适合做监察府包青天,没人愿意看泥鳅似的齐知远做监察府的大老爷,只有齐知远在安康这吃瘪了,监察府内部紧绷到剑拔弩张了,外面的人才对监察府越放心。

监察府独立各司,如果按咸丰帝的性子来,说不定会提拔安康这样的“三不靠”白衣,不依附世家,不合污命官,不追求名利。可惜此人晚生了几年,不知道盛世才出实干,末世只出奸猾的道理。

手中的名册翻到中间时,齐知远拿出朱砂笔,在纸上勾了个圈。

“小捡,你过来。”齐知远在小捡耳边耳语了几句后,小捡应了一声后便出去了。

“衣轻乘肥,养尊处优!”安康声音不大,却刚好能落到人耳朵里,齐知远抱着手炉,全当没听见。

说是要各部里选调人才下放,等真要实施起来却只能听见怨声载道。接旨不过几日的功夫,齐知远就收到了数百张名帖,有想来打探监察府相中了哪些人的,还有想籍此机会搏个高位的。

齐知远要来一个火盆,往安康的边上放了放:“今日倒春寒,大人也冷吧?”

安康刚要开口,就见齐知远将这几日收到的名帖悉数扔进盆里,全烧了。

“劲要是不往一处使,就算是愚公也移不了山。”齐知远将名册放进安康的手里,“这是王爷拟定的监察府的擢选名单,安大人过目。”

“免了!”安康面色依旧不悦,起身便走。

嚯!好大的火气。齐知远抱紧了手炉,将名册收起。

监察府成立得急,只得将人先放在都察院院内,齐知远送走了安康,又开始提笔翻起名册来。任千里在都察院里跑得气喘吁吁,见了齐知远才刹住脚步,说门外夏槐宁的马车早已等候多时,就差都官大人了。

赵佻不信任齐知远,齐知远深知。但意外的是这次竟然舍得将自己宝贝的夏槐宁放进这是非满地的监察府。

跟着任千里上了马车,映入眼帘的便是夏槐宁那张温俊带笑的脸。

“安大人在后面那辆马车。”夏槐宁道,“这样你我讲话也方便些。”

齐知远客气道:“但听夏先生安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