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跟我走(1 / 2)
陆杨出嫁以后,第一次到豆腐坊里面看。
陈家新开的豆腐坊,换了地方,换了门脸,院内布置都和他熟悉的地方大不相同,可他走进来,各处看一看,都能看见过去的影子。
这样小的地方,挤着那么多的人,他在缝隙里生存,明明没有他能落脚的地方,但哪里要人干活,他就能被使唤到哪里去。
今天豆腐坊没有开张做生意,陈老爹和陈老幺跑回家,陆三凤和陈老大都吓住了,忙着招呼他俩,问发生了什么事。
陈老幺的媳妇在屋里骂骂咧咧,对陈家父子身上的味道很不喜欢,对他们去山寨数日的行为更不满意。
陆杨进来,都没人管他,他满院子走走,还是那头叫倔驴的骡子冲他打响鼻,大大的眼睛里都是温顺。
一家五口人,没办法都在房间里闷着,陈老大要去灶屋提热水,出来看见陆杨,惊了下,然后怒目瞪他:“你把爹怎么了!”
陆杨看向他,脸上扬笑。
“别急,你再学不会客气,下一个就是你。”
陈老大不知道陆杨怎么弄的,张张口,眼睛还瞪着,却说不出狠话了。
他再看陆杨的穿着打扮,感到眼熟,他立即想起来,这就是那个陆老板、陆夫郎,那个嫁了秀才的亲戚!
陈老大又指着他:“你、你、你换亲!我要告诉爹!”
陈老爹早盯上了陆杨那间铺面,之前就想攀亲戚,想要占便宜、要接济,现在发现是陆杨,那不是随便要吗?
找陆杨找银子,他就能去说亲了。
陆杨由着他去。他去屋里,好一阵嚷嚷,说陆杨来了,说陆杨原来换亲了,那家铺面是他的。
陈老爹是什么反应,陆杨没看见,陆杨就看见陆三凤从屋里出来了,风风火火的。另一间屋子里,陈老幺的媳妇也出来了,目光打量着,眼神满是算计。
陆三凤张口就骂他:“你好大的胆子!好狠的心!你发达了,看不起你爹你兄弟了,拿人当猴子,见面装不认识,把人骗到山里,我要去衙门告你!”
陆杨站在原地,不为所动。
“三姑,您糊涂了,山里是他们自己去的,他们喝醉了酒,要去山上玩,他们在山上被吓着了,您也被吓着了?”
陆杨今天没有吵架的想法,这些前尘往事,他来一刀两断。
他跟陆三凤说:“我没空跟你们扯些有的没的,我要见
姑父,还是说,你们觉着这个家里,谁能当家做主?
陈老幺的媳妇抢话道:“你见他做什么?爹都不清醒了,见了他,你们也说不了话!
陆杨看都没看她一眼,目光直直盯着陆三凤。
他和从前大不一样了,财气养人,底气养人,除了样貌,再看不出在陈家讨生活时的样子。
陆三凤跟他对视两眼,移开目光,转身引他进屋。
陈老爹跟陈老幺都被擦洗过数次,身上换了干净衣裳,还说再打水洗洗头发,这两人总觉着有野蜂在耳朵边嗡嗡嗡,家人找不到,他们就说是藏在头发里的。
只是三天而已,也没把他们怎么着,就是小屋子里关着,不知时辰,没有消遣,缺衣少食又心里害怕,把人吓坏了。到家缓一阵就行了。
他俩在炕上靠着,陆三凤进来,就在炕侧站着。陆杨侧身让步,让陈老大也进屋。
陈老大不愿意进屋,陆杨随便他。
陆杨打量陈老爹和陈老幺,要么说姜是老的辣呢。小的还眼神惶恐,战战兢兢,好像魂儿都留在了山里,老的神态已然恢复,眼底犹有后怕,身子还在抖,脑子是清醒的。
陆杨喊他:“姑父,好久不见。
陈老爹盯着他看,没有吭声。
陆杨说:“我记着你的养恩,但你怎么养我的,你清楚,你们全家都清楚。就当你养了一头牲口,为你干这么多年的活,最后还卖出了二十两银子的高价,也该知足了。
“你心里肯定不满意,我也不是不讲理的人。你把我养活,我记你的恩,你家现在难,我帮你一把。你要同意,就吱个声。
陈老爹是欺软怕硬的性子,他能压住陆杨,就凶悍可怕,压不住,就是普通的小老头。他盯视陆杨半天,陆杨一点服软讨好的表情没有,他就泄了气。
他问陆杨:“你要怎么帮?
陆杨给他指条明路:“你这豆腐坊,一年能挣个三四十两银子,作坊开起来,熬一熬,根本不需要找人接济帮扶,就能把日子过起来。老幺不中用,从前就在县里惹事,跟人争强斗胜,把你的家业赔了。你狠不下心好好教他,就让大哥好好教训他。把老幺送到乡下,陈家湾的房子还在,让他去种地。
他说一半,陈老大大声同意:“对,就该把他送到乡下去种地!
陆杨?他一眼,他满脸兴奋地点点头,跟陆杨说:“你说、你说。
陈老幺是真没缓过劲儿,听到这话,还在炕上发抖,倒是陈老幺的媳妇在外头嚷嚷着不同意。
陆杨不管她同不同意,给陈老大使眼色。
陈老大立马跑出去,把老幺媳妇拉到屋里关着,不许她出来。
他回来了,陆杨继续说,他依然看着陈老爹。
“你们有两个儿子,有手艺有作坊,到这个年纪,本该享福的,老幺作孽,让你们到如今还在操劳,你们怪不了我,更怪不了大哥。以后谁给你们养老?老幺是一滩烂泥,你们还想继续寒了大哥的心?趁早分家算了。
“豆腐坊就一间,分了豆腐坊,你们没法过日子。我给你们算个账,农家一年过日子,花销不过三两银子。以后豆腐坊的事不要他们管,大哥大气些,每个月给他们四钱银子,一年四两八钱银子。够他们两口子养孩子、过日子了。他们再种地种菜,你们在县里能少些开支。两头都好。
“豆腐坊给大哥,大哥就要给你们养老。你们还干得动活,别急着当老太爷、老太太,送走他们两口子,你们三个把豆腐坊经营起来。
陆杨再看陈老大,跟他说:“豆腐坊分给你,你要好好经营,不能急着去讨媳妇娶夫郎。家里有几个铜板,你算算开支进账,心中该有数的。你结亲是过日子,有俊俏能干的人最好,没有的话,你要实际一些。家庭作坊,就是一家人都在干活。你愿意供着人,自己多劳累,那也可以,让媒人给你说个踏实顾家的,只看样貌是不行的。
这一段段的话说完,陈老大知道陆杨偏向他,感动得泪汪汪的,“杨哥儿,我就知道你还是惦记着大哥的!
陆杨根本不惦记他。这一家没好人,只是陈老大适合当家。
至于陈老爹和陆三凤的养老问题怎么保障,陆杨就不管了。
亲儿子都不给养老,他管什么?
陈老爹一盆冷水给陈老大浇下去:“家里没地,种地要买田。作坊后院住不了那么多人,你娶亲要银子,租房子要银子,再有三个多月又要交租子,要拿十三两银子出来。家里豆子不多,要买豆子。豆子不是一斤两斤的买,你听他的,他真要帮你,为什么不直接给钱你!
陈老大脸色僵了下,看向陆杨。
陆杨再跟陈老大谈,跟他算一笔账。
“姑父说的这些都有道理,都是真的,豆腐坊不给你,家里也要花这些钱。那你要不要豆
腐坊?”
陈老大肯定要的。
陆杨再跟他细算:“这个月的银子就不计较了从九月开始算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四个月攒十三两银子出来难吗?一个月就二两多再有结余的正好买豆子今年完全熬得过去。
“至于田地你别怕买田田地肯定排在后头让他们在院子里开地种菜就老幺那德行菜都种不明白你敢让他种庄稼?这头你先放着。今年这几个月你就老实做买卖攒出明年的租子多买些豆子新年新开始再攒银子随你是租院子住还是先说亲都可以。
“依着豆腐坊的收入约莫明年年中你就能成亲了。你又不是老幺这个不懂规矩的玩意儿你能让人大着肚子过门吗?嫂子没怀孩子可以在作坊里将就半年。年中成亲年尾租小院住新家。新年有妻室、有小家、有作坊你想想这日子美不美?”
他们家里好了陆杨能少很多麻烦帮人帮到底陆杨再教他:“你还有爹娘爹娘就放铺子里住着又能给你看铺面
陈老大被他说服了他还问陆杨:“不买田行不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