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哄我(1 / 2)
陆杨看过房子以后,歇息了一天。
睡个懒觉,再起来写写文章。
他听谢岩说起过官府捉贼的疑点,想要思考一番,锻炼锻炼自己。
不论他的想法是对是错,跟实际情况相差多少,他要有思考。
他去年就想明白了,生意做大,少不了跟各方势力打交道。他们要来府城做生意,跟官府的往来不知道会怎样,但码头的洪家是一定会接触的。
这件事想明白,有利于他以后的行动。
陆杨对官府的了解,多数源于罗家两位哥哥的讲述。他们职位低,平常说点事,陆杨往深了问一句,不过是做规避。市井小民的生存之道罢了。
对于码头,他所有的了解,都是听闻见闻。这回来府城,他以谢岩的学业为主,房子还没定下,暂时没过去看。
再是水兵。他连县城的护城兵都没了解过,又何谈了解府城的水兵?
接下来是商户的势力。他目前熟悉的最大的商人是乌老爷子,他看乌老爷子很低调,对于权势是恐惧多过敬畏。
那时陆杨还定下了“小富即安”的行商准则,不会冒进。他不想当案板上的鱼肉。
府城里,包括洪家在内的多股势力,都不是纯粹的商人,背后都有靠山。他们不过是大掌柜的,是钱袋子。
这是陆杨陌生的领域,他把这几方势力代入自己熟悉的角色,把靠山当做老板,水兵也当做老板。只有洪家一个钱袋子。
自家钱袋子被抢了,老板不生气,这是什么原因?那只能是没有亏本。
再把靠山和水兵分作两个老板看待,靠山的货物离了码头,水兵的人到运河上去追截。
有没有可能,这是一场交易?两个老板完成了交易,所以没动气?
那为什么有这场交易?
陆杨想到这里,卡住了。
他对这件事的了解实在太少了,也想不出来。
但交易的达成,必然会有利益牵扯。所以他往后写了几种猜测。
要么是洪家对上岸的水匪不满,故意找了个由头,给水兵提供剿匪理由。
要么是洪家以这种方式,进行大额行贿。这个可能性很低,大费周章,不如送金送银。
还有可能是真的被抢了,只是运河之上出现了某种意外。这个意外,比一船货值钱,让他们大感痛快。
……
陆杨无知无觉,在书桌前写了一下午
,等天色渐晚,光线暗淡,他看看时辰,起来伸个懒腰,拿镇纸把他写的稿纸压住,倒杯茶喝了,出房门,准备去接谢岩放学。
顺哥儿今天也睡了个懒觉,他跟着陆杨跑了几天,现在在跟威猛玩。
他在山寨长大,会训狗。不如猎户们厉害,比陆杨强。
陆杨看娘也在,跟她说了一声。
“我去接阿岩回家,晚上一起吃饭。
赵佩兰应了,问他想吃什么。
“我去灶屋看看。
陆杨摇头:“没什么想吃的,让他们做个柴火饭吧。阿岩喜欢吃锅巴。
他下午写文章久,两句话的功夫,就出门去府学。
出门不赶马车,陆杨一路疾走。
府城人多,到了天色将晚的时辰,路上的人比早上的人还多,各家酒楼饭馆里灯火亮堂,有的铺面跟过节一样,大红灯笼高高挂。也有挂素雅小灯的,一盏暖黄的灯火徐徐升起,上面写着铺面名字。
天还没黑透,这时看,不够漂亮。陆杨无心欣赏,快步往府学去。
他到时候,谢岩都放学了,背着书包在门口张望,身旁有个书生跟他说话,他回话蔫蔫的。
见了陆杨,谢岩脸上有了笑意,说话的时候才有了神采。
等陆杨走近了,谢岩都迎到了街上,跟他说话的书生,也就是季明烛,也追到了街上。
“我看见你写别的东西了,你给我看看啊,我写的你还不是看了?
谢岩今天不想给他看,他要跟陆杨回家吃饭了。
“我明天拿给你,你回去吧。
季明烛再看陆杨,觉着陆杨很眼熟,细细回想,一时没想起来。
陆杨对他也眼熟。他之前在附近打听府学情况的时候,跟几个书生搭过话。
陆杨提了一句,季明烛想起来了,恍然笑道:“我还说是谁夫郎这么体贴,我们还打听过。没想到是谢浊之的夫郎。
他都来接了,季明烛就不说了,再提醒谢岩一句:“明天一定要给我看看,别忘记了!
谢岩应声,挽着陆杨的胳膊,往乌家的方向走。
“你来好晚,今天看中房子了吗?
陆杨让他挽松点,“你比我高,这样挽着我,我胳膊都被架起来了,一条腿落不了地,走路难受。
谢岩就放下手,改了姿势,与他手牵手的走。
陆杨再才接话,说:“今天没看房子,昨天砍价了,今天晾一晾
我正好歇歇。”
他没看房子就是特地出来接人的。谢岩回过味儿嘴里说着甜话说陆杨这样跑来跑去太辛苦唇角都压不住笑。
陆杨伸手摸摸他肚子有点瘪。
“是不是饿了?我给你买吃的?”
乌家离府学有点远谢岩想想路程点头答应了。
他想吃驴打滚一种沾了黄豆粉的小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