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4章 哄我(2 / 2)

加入书签

这东西软乎乎的不是他喜欢的口味。

陆杨问他:“你怎么想吃这个?我还说今晚吃柴火饭给你留块锅巴吃。”

谢岩说:“我看有同窗买来吃说口感很软。你不是喜欢软软的食物吗?”

陆杨没喜欢吃软软的食物他其实也喜欢有嚼劲的口感丰富一些的食物。只是他以前吃硬硬的食物胃里总是不舒服这么多年下来能有选择的情况下他就不爱夹硬硬的菜。

他望谢岩一眼:“你怎么突然记挂这个?”

谢岩说:“我一直记挂着我给你做吃的都是软软的会炖得烂烂的。”

陆杨听着心里软乎说:“那好吧那买驴打滚吃。”

谢岩是看同窗们吃的小吃摊离得不远刚出街就听见叫卖声。

夫夫俩买了一份路上一起吃解解馋垫垫肚子

像吃年糕一样是糯米的味道又不特别像年糕。

谢岩感觉还成问陆杨喜不喜欢吃。

陆杨觉着一般般。他发现府城好多小吃摊都是骗钱的他吃一样东西总会发出疑问:这也能挣钱?!

他跟谢岩说:“改天我给你做我看这东西挺简单的。到时你带去府学请你同窗们吃。”

谢岩才不要:“把你累着了。不给他们吃。”

陆杨说他孩子气“怎么这么小气?”

谢岩就是小气跟他一路走着一路拌嘴到家了刚好吃饭。

赵佩兰让留了一份锅巴谢岩蘸酱吃了。再吃饭。

他饭量日益增大家人都不知道他在悄悄练腰腹的力量。他跟陆杨闹着玩的时候会趁机把陆杨抱起来感受一下吃力与否来判断他的进步。

黎峰说刚开始锻炼不知发力点需要找找感觉不能急。

掌握了窍门一日日练下来抱个小夫郎轻轻松松。

家人要是问他饭量怎么变大了在府学是不是没吃饭他就会说他动脑子多动脑子也饿。

家里多

了个顺哥儿,这孩子活泼,每当这时,就会给予肯定:“是真的,我学认字的时候,饿得好快,比我干活的时候还饿!”

陆杨就会给顺哥儿多夹些菜。黎峰把弟弟放他这儿,总不能把人饿瘦了。

谢岩默不吭声把碗递到陆杨面前,也要他夹菜。

顺哥儿:“……”

不论在哪里,都能牙酸。

晚饭无话,吃饱喝足,回房洗漱。

谢岩把书包放下,从里面拿出他的一堆稿纸,打算晚上做整理。课业他完成了一半,待会儿再写篇作文就好了。

陆杨让他看看文章,“我下午写的,都是些大白话,字显得多,内容没多少,你帮我看看。”

谢岩爱看陆杨的文章,他喜欢陆杨的一个说法,看文章,就是跟他的思想交流。

陆杨花一下午的时间,写了七八张纸,谢岩翻看两次,也不过一盏茶的功夫。

他这还是放慢了速度,缓缓认真看的。

陆杨说:“不是什么紧要东西,你不用慢慢看。”

房里是张小圆桌,两人坐一起,谢岩把他的稿纸推到陆杨面前,让他看看。

陆杨读文章慢。谢岩记录的东西,又相当简约,很多时候都是几个词和断续的句子。

谢岩坐旁边讲解,说他昨晚当“匪徒”的事。

“我们讨论的议题也是这个,我体验了很多‘死法’,根本逃不掉。他们说是不管城内实际情况,辩论的时候总会有些牵扯,毕竟是以此为基础的。而且他们很喜欢多角度分析,各方的立场,会决定他们做出什么行动,这个行动,又会导致什么后果,引发什么意外。这些说完,则回到平衡上。也就是我之前跟你说过的,各方势力都有靠山,那他们就都没有靠山。这样一来,事情往往是莫名其妙就终结了,是他们暗地里达成了某种条件,不为外人所知。”

谢岩把陆杨的稿纸翻页,看陆杨代入商人视角的假设那里,跟陆杨说:“我推断的是贼喊捉贼,跟你想的几种可能有共通之处。”

谢岩放下再拿稿纸揉成团,跟陆杨做比方。

货船是算第四方势力。洪家贼喊捉贼,把这船货献给了水兵。打压了货船主人,又能震慑匪徒。

他说:“你知道的东西太少,我昨天没说这条船是谁的。”

陆杨好奇:“是谁的船?”

谢岩说:“也是洪家的船,洪家内讧了。”

陆杨眼睛亮亮的。

是内讧,不是匪徒报复,这件事就好说了。

黎峰他们在码头会安全许多,生意可以稳当的做。

至于站队问题,还轮不到他们。

码头那么多商户,他们只是小鱼小虾而已,不值一提。

到时看时机行事,求稳不求险。

陆杨想着想着就笑了,这真是好消息。

夫夫俩都想写点东西,一张桌子挤不下,两人转而去书房。

两人对坐在书桌前,一块砚台蘸两支笔。谢岩整理笔记,再写篇作文,完成课业。

他文思快,写字也快,停笔后,陆杨还在写。

陆杨做事有股劲儿,办什么都认真,不愿意敷衍着来。他下午对事情有了思考,晚上听谢岩一番话,又看了谢岩稿纸上记录的辩论过程简述,对这件事做了总结。

他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代入熟悉的角色,是个好的行为。这方便他理解。

大胆假设的做法很好,这让他能想的内容变广了。

需要改进的是思想受限。这方面他以陈家的情况做了例题写反思,陈家只有一间小豆腐坊,兄弟俩都争成那样,何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