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赏月(1 / 2)
新店开张后的第一个节气是中秋,陆柳想营造家的感觉,提前几天在家准备,让赵佩兰帮着写了许多灯谜,有重复的也行,他们卷起来,拿细麻绳系上,挂成一串,放到店里。
店里地方小,灯都是悬梁挂着的。一排有三个中号的圆灯笼。每个灯笼上只有一个字,凑出“吃得饱”的招牌。
这些灯谜,陆柳做了六串。上面不用挂,只挂在尾端,客人伸手就能拿到。一起有六十个灯谜。
中秋放假,留在书院的书生不会很多。越是过节,他们这里的生意越差。
今年是第一年开张,陆柳不知道会差到什么程度,想着先准备六十个灯谜,不够用就把旧灯谜绑上去,重复用。
灯谜都挺简单的,答对了灯谜,他就送一块月饼吃。
他们算过成本,进门消费的食客才让答灯谜,按照之前的人均消费来算,中秋这天,每位客人都送一枚月饼,他们还能挣个一两文钱。以六十人来算,也能有个六十到一百二十文钱的收入。忙个热闹。
到中秋这天,早饭生意不咋样。零星一些客人买了吃食,包子到中午还在继续卖。
陆柳坐在窗后,觉着这样干等着不是事,便跟顺哥儿说了一声,回家拿了一刀纸,再找出裁纸刀和针线,到铺子里裁纸。他想做个本子。
顺哥儿坐过来,看得疑惑,问他:“是做账本吗?我们不是有账本吗?”
陆柳摇头,“不是做账本,是做生意记录本。”
他跟顺哥儿解释,“这间铺子跟寨子里的小铺子不一样,那时候卖些米面粮油,都能保存很久,我们进货就行了。现在卖吃的,还都是现做的,每天有定量,什么时候多做一些,什么时候少做一些,我们都不知道。今年才来府城的,什么都要摸索着来,全靠脑子记,不知明年会不会记混。我想写下来,记简单点,当天汤羹几种,各有几罐,粉面都做了几斤,卖出去多少碗。再是包子馒头的数量。等来年,我们照着日子,翻翻看,就知道要备多少了。”
顺哥儿说:“到时候生意更好了呢?”
陆柳说:“生意好,我们看得见,就不需要翻开旧年的本子了。而且我们的食铺很小,生意再好,客人就那些。”
陆柳先裁出书本大的纸张,拿来笔墨,往上写些他要记的东西。
比如今天的,有鱼汤一锅、杂菌汤一锅、鸡汤一罐、
排骨汤一罐。其中鸡汤是两个小瓦罐,各是半只鸡。
小包子五十个,花卷三十个,馒头没做。他弄了超级小馒头,家里赶工,做了十罐放着,卖多少,补多少。咸鸭蛋是用坛子装着的,开业时清了很多,余下四十多个。
再有炒面粉八斤,这都是半斤装,放在纸包里。还有鸡蛋饼,鸡蛋饼每天是做十五张。炒了一坛子菌子肉丁酱来做配料,一文文的记账。
粉条粉丝是去外面买的,面条是自家擀的。店里存量是各十斤。
陆柳把这些写出来,仔细看看,又重新誊录。
像超级小馒头、咸鸭蛋、炒面粉等食物,他只需要记卖出去多少就行了。余下现做的东西,才写当天做了多少。
重新写了一遍,陆柳在顶上写了年份日子,又琢磨着他以前都是什么时候出门。
赶集会去,那时候人多,好讲价,自家的东西也能拿出去卖。家里缺东西也会出门,要挑个晴天。天气不好,没谁会出门的。
夏季的时候也是,宁可天不亮就赶路,也不会选在雨天。陆柳就又在上面记下了天气。
他在山寨里开过铺子,那时候家里还在收山菌,铺子里卖的东西也多,他记账的经验还算丰富,这些记完,他拿笔在旁边比划,悬笔在各项食物后面,写下卖出多少、剩余多少。
为了方便看,陆柳画了个小分隔符。他知道每一样是什么就行,不用再列标题。
食物名称长,计量则短。陆柳又拿一张纸,照着账本的横版来写一遍,比对着看,觉着横版的记得更清楚,便定下样式。比划个大小,让顺哥儿帮他叠纸、划线。
他看看厚度,觉着差不多了,先缝一本。记录一段时间,看看合不合适,到时再做调整,如果要继续记录,就再缝个厚点的本子用。
今天过节,黎峰没去码头铺面,出门走礼去了。
最初的几个客商,包括登高楼余老板在内的几人,黎峰过年过节的礼都没忘。
再有丁家烧刀子馆的礼,以及这位丁老板介绍的几个客人,他也上门拜访。
今年比去年忙一些,六月一场大集,让他们家跟很多客商结下了交情。
除此之外,黎峰还去钱庄、镖局、船行拜访一二。码头那边还有药贩子、洪老五、小洪管事,最后是洪家的洪楚。洪家不好进,洪楚也不在家,礼送到就行。
这一圈走完,黎峰到家时,天色都晚了
。
他也想请人帮忙了,请个伶俐点的,走到外头,嘴巴活,会说话,能维系交情。
他回家,绕了一段路,去铺子里看看情况。
陆柳见了他,擦擦手,招呼他进屋喝碗热汤暖暖身子。
虽是小铺面,也被他照料得跟家中一样,进屋就迎他到后面,到井盖边洗洗手,擦擦脸,再盛一碗鱼汤喝喝。
陆柳跟他挨着坐,黎峰腿脚伸展开,陆柳就伸出小拳头,给他捶捶腿。
“跑了一天,累了吧?喝了鱼汤,你坐着歇歇,待会儿我们回家,给你烧水泡脚,我给你好好捶捶!
黎峰单手拿碗,另一手把他手抓着,不要他捶。
“这才几步路?不累。就是笑了一天,脸都僵了。
陆柳看看他的脸,说:“那我给你揉揉脸。
黎峰听了笑,差点呛着。
他咕噜噜喝完鱼汤放下碗,侧身看向陆柳,先伸手揉了揉陆柳的脸蛋。
“我这糙皮厚脸,有什么好揉的?你这细皮嫩肉的才该揉。
陆柳嘿嘿笑。他脸上有肉了,摸着软乎乎的,手感很好。
他让黎峰揉一会儿,差不多到时辰,该回家收拾晚饭了。
夫夫俩结伴回去,让顺哥儿和贺青枣在这里看店。
陆柳把他新做的本子带上了,没到家就给黎峰看,告诉他用法,以后能有什么作用。黎峰听了直夸他,“小柳,你真有天分,越来越像个小老板了。
陆柳心满意足。
他一定要认真记录!
今天生意不大好,开业不足十天,在过节的喜日子里,碰上这种冷淡生意,实在打击人的热情。
家中几位长辈情绪都蔫蔫的,问陆柳一句有客人没有,得个话,表情都愁起来了。
陆柳说:“没事啊,做书生的生意,肯定要随着他们的日子走。他们前阵子去赶考,我们摆摊的收入都低了。过几天,他们回来上学了,生意就好了!
陆柳觉着这样更好,“他们放假过节,我们家也要过节啊,我们就当放假好了!
他遇事想得开,见谁都笑眯眯的,回来招呼一圈儿,家里的气氛活了。
两头离得近,陆柳得闲就会回家一趟,看看两个孩子。中午过后,两个小宝还去铺子里玩了会儿,见了陆柳,还是想念,要挨着贴贴脸,要抱抱,要陆柳哄一哄。
黎峰见了他俩,说:“晚上我们出去看花灯,顺道买些小孩玩
具。”
给他们玩,也看看壮壮是黏着小麦,还是喜欢抢东西。
陆柳答应了。
过节,家里吃好一些。
陈桂枝跟王丰年出去买了菜,早备好了,黎峰回家,家里就开始收拾。
这顿饭不用陆柳弄,他取了水,叫黎峰进屋泡脚。
跑了一天,脚上乏累。泡泡脚,换双布鞋,人都舒坦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