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20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2 / 2)

加入书签

李昭挥挥手中的册子,头疼道,“哝,各家送的贺礼册子,我正想着对上一遍,可看着这么多奇珍异宝也不免头痛了,其中有些甚至不比宫中的差呢。更要紧的是有几家甚至与你我都无甚来往,到时还礼都不知如何还。”

李明悯宽慰道,“阿姐放心,既是你我两个的,到时我想个辙还了这礼就是了。”李明悯随手从礼中捞出一个盒子,打开是八棱红玛瑙珠串,李明悯都有惊讶,对着光看了看,笑道,“难怪阿姐要苦恼了。”李明悯将手串戴在李昭手上,夸赞道,“阿姐肤如凝脂,配这个正好!既然他们要送,你便收下。”

李明悯说的轻巧,可真将册子整理好时,李昭看了还是不免摇头,“都收到库中去吧。”

消寒逢九设宴是常事,更何况临近年关,朝堂上的男人正是忙碌,可于各家主母而言,正是来往联络的好时候,尤其京中有了李昭在前,后面各家就有了底气,可自从生辰宴后,李昭就有些倦了,帖子递到李昭处,李昭连看都没看,挥手说道,“都推了吧,这几年来往应酬,连个喘息的时候没有,我也不想同他们推杯换盏了,再有帖子就说我身子不适。”

李昭心思都放在了朝堂上,一方面是脉案的事有了进展,另一方面是派人接着找麦苏木,同时她晓得,要想早些出兵北上,就要将朝堂上那群蛀虫彻底肃清,李昭借李明悯的手,将合适的人安插到各处,私下搜罗着那群世家大族的罪证。

李明悯自然察觉到,劝道,“阿姐此举甚是危险,万一被他们察觉…”

李昭自然知晓,“所以此事要隐秘,更要一击必中,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道理你我都知,不然父皇也不会只用微不足道的小事去时不时敲打他们,父皇也早已看清他们的做派,只是再找机会。”

“既然阿姐知道,又何必推波助澜,静观其变的就是。”

李昭摇头,“不行,等不了了,徐徐图之自然能将对朝堂的影响降到最小,可于外,再容许胡人发展壮大几年,于大梁而言便是莫大的威胁。父皇下不了这个决心,我来。”

“我听阿姐的!”

年后,李明悯与裴素英的婚事便定下了,只剩大婚的准备,司天监选了几个日子,李洲挑中十月初八,让人开始筹备了起来,太子娶正妻礼仪繁琐,现在开始准备都有些来不及。

赵辰阳那边也写折子回京述职,得了李洲的批准,正月后也启程回京了。李昭早就盼着温?回来,更是恨不得明日里就见到人。

柳怀远初时只是觉得太子来府上的时候更加频繁了些,后来一次早归瞧见李昭在同李明悯商议官员外放之事,微一思索也就知道了几分,晚间回房时无意提起,“我回来时见太子来向你讨主意,殿下虽不在庙堂,可见识让臣都汗颜啊!”

李昭倒不觉此事被他知晓有何不妥,甚至将各处下放的打算告知了柳怀远,问道,“你觉得可合适?”

柳怀远认真思虑,“殿下想着逐步击溃各地的势力怕是没那么简单。各地情况不同,若单单派人前去,怕也是无济于事的。”柳怀远从书房中取来大梁疆域图,指着说道,“河朔藩镇大多自募牙兵,虽幽州一事后,朝廷派人对其监管加强,可犹有不及,加之此地赋税由当地节度使调控,大多又都是军户,起战事时也多听命于将帅,没有些铁血手段的人去了也是无用,不过此地军饷也是靠着朝廷,倒是个突破口。”柳怀远看着李昭明了,笑着指着另一处,“至于江淮诸道,兵农分离,常备军不多,可论及钱粮,没有胜过他们的,致使贪污之风横行,官民勾结之事也是屡见不鲜,便是换了人上去也不见得不贪,加之水系发达利于物资运输,尤其刺史一职,盐铁漕米都经他手,又如何能不起私心?”

“那你说该当如何?”

“容易,换的勤些便是!盐铁漕米可是要紧的,商贾若要贿赂,必定要出重金,可若他们发现刚刚将官员拉下水,便换了一位来,他们也只能再次贿赂,可这样算下来,他们自己也知道不划算,还不如乖乖听朝廷的,至少还能赚些。”

李昭失笑,她一向觉得柳怀远在正事上是极为正经和较真的,可今日听他这般话,倒是有些刮目相看了,“我以为你对那些贪腐之人恨不得除之后快呢?”

“人有欲望,便有弱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