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27禅机(2 / 2)

加入书签

当一个人吸收了太多东西,就有了创作的动力。无论是女红还是弹琴或者画画书法,还有下棋等等,没人逼着她考级,学到什么程度才算完,她反而时常会拿来自娱自乐。想想那些被兴趣班磨光兴趣的小孩,有点惨。

随着年龄的增加,夫子的教学也开始发生变化,王喜凤也要根据夫子安排的课业情况调整自己课余时间的学习重点。

翠缕不用一个曲子单曲循环听好多遍,很是感谢上苍。王喜凤表示这真的不是她的错。这时候的曲子也不是满大街都是,民间流传的都是经典曲目。既然是经典,不可能跟出书似的印刷一大本由着你挑。夫子们跟钢琴考级培训班的老师同样的套路,挑几首经典的教你在关键场合装个AC就行了。这完全是社会的锅,王喜凤表示她不背。

周嬷嬷在这个阶段也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姑娘长到了一定的年纪,各种以前接触不到的礼仪就需要提上日程。周嬷嬷虽不如专门请来教礼仪的嬷嬷懂得多,可见识摆在这里。史家也是几代富贵,虽说如今有些局促,可侯府的辉煌周嬷嬷曾经也挺父辈讲过。越是与上位者亲近的人家,规矩越是要做足。

不只是王喜凤,身边随侍的丫鬟也都要跟着学。毕竟,无论王喜凤到哪个场合,行哪种礼,一般情况下都会有贴身丫鬟随行,不可能在陌生的地方一个人应对陌生的人和事。

这样任务很能治毛毛躁躁的毛病。不多久,她就觉得身边人的精气神都提升了一截。或者,超负荷的劳累能分泌多巴胺?

当然,这样的猜测毫无科学依据。二姑娘亲自打脸,将礼仪学的稀碎,把夫子气个半死。

这一年的正月,最大的热门大概就是贾府元妃省亲。据说场面盛大而热烈,美中不足是省亲的时辰太晚,街面宵禁,根本没法等在周围看热闹。贾府众人虽也有暗自嘀咕的,这与锦衣夜行有什么分别?可更多的还是沉浸在这场荣耀中久久无法自拔。

王喜凤终于不用参与这场泼天的富贵,踏踏实实睡了个好觉。

贾府忙活了这么老长时间,最后一哆嗦划上完美句点之后,每个人都放松了筋骨皮,享受这难得的安逸时光。期间多少闲人生出闲事,也不是王喜凤这个外人能知晓的。

她照常由丫鬟嬷嬷们一路陪着到贾府见贾母,却见宝黛钗三人一道进来。看着三人面色,王喜凤不由得脑补,怕不是刚刚上演了什么小剧场?要知道,这三个人聚在一起不闹出点什么才是真不正常。

随即,三春也过来了,人一多,什么氛围都被冲淡。众人聚在贾母处吃过晚饭,又说笑了一阵才散去。

王喜凤自身不关注娘娘省亲一事,并不代表她身边的丫鬟们不感兴趣。这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